古今西湖名人缘|百年康山仍姓丁 |
|
|
|
4月27日,今日推出古今西湖名人缘之百年康山仍姓丁。 梅家坞、茅家埠、丁家山,都因为所在地聚居着梅姓、茅姓、丁姓人家而得名。丁家山在刘庄隔壁,西湖杨公堤金沙港西南处。虽说是山,却只能算得上是丘陵而已,海拔仅42米。丁家山环境好,风水好,早在清康熙时期,就有人在山上造起了房子,还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蕉石山房”。 丁家山 清雍正九年(1731),李卫来杭州担任浙江总督,他也非常喜欢丁家山,专门建了一条磴山小道,道旁造了座丁家山亭。山间奇石林立,状似芭蕉,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蕉屏”。屏内有石床、石几,敲击起来,如悦耳琴声,这一景观,在清西湖十八景中,唤做“蕉石鸣琴”。 在丁家山东端,有“康山”“蕉石鸣琴”“潜岩”等刻石,这些刻石的年纪,都已一百多年了,显眼突目。“蕉屏”旁,种了些芭蕉,潜岩下有一泓山泉,池水清澈。 说起康山,自然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康有为。1898年,只坚持103天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亡命海外,开始周游列国,进行了“流离异域一十六年,三周大地、遍游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路”的考察生活。 风头一过,1916年,他回到了国内。康有为回国,首先想到落脚的地方是杭州,如能在风景秀丽的西湖安享生活,也不枉奔波一生,终有归处。由于“康圣人”名声在外,有人追捧,受到当时的浙江督军吕公望、警务处处长夏超的邀请,安排他入住刘庄。 刘庄主人刘学询,是康有为的死对头,康有为入住刘庄,还想气气这位广东老乡。康有为一定也爱极了刘庄。在刘庄住了一个月之后,他干脆就在刘庄隔壁买了30多亩地,而且,他要把房屋建在丁家山上,这样一来,就可以俯视刘庄了。 这座庄园建造历时4年,一直到1921年才完工。康有为取名“一天园”,又称“康庄”。他在山下立一山门,自题“康庄”,左右有一副对联: 割据湖山少许,操草木鸟兽之权,是亦为政;游戏世界无量,极水石烟云之胜,聊乐我魂。 康有为爱西湖不假,但在丁家山建造康庄,多少有一些赌气的成分。毕竟入住刘庄给了他占领仇家领地的报复快意。有了康庄,丁家山就不再是刘学询的独立王国了。就连庄园的名字也极具“耍横”的意味。康有为把他建好的庄园起名为“一天园” ,而刘学询的刘庄又名“水竹居” ,《易经注》中说“天一生水” ,这不明摆着就是“一天园”生出了“水竹居”嘛。 今丁家山地理位置 康有为建成“一天园”后,先后邀请老友来访,有结交三十余年的著名学者、书法家沈曾植、晚清四大词家朱疆邨、晚清诗人陈三立等。他们游玩了丁家山的景色后认为,这里都已是“康圣人”的山了,何不改名“康山”。康有为认为言之有理,便想请沈曾植来题写。但被沈老婉言谢绝了。 康有为认为自己题写“康山”是不合适的。于是又写信给沈曾植《西湖水上步沈寐翁尚书兄却寄》: 烟深不见北高峰,独泛扁舟写旧踪。可惜寐翁不携手,钱江风雨见鱼龙。 沈曾植(寐叟)读罢,再不能拂却老友之情,欣然书下“康山”两字墨宝。嗣后,康有为自书:“蕉石鸣琴”“潜岩”。1921年,一天园建成,“康山、蕉石鸣琴、潜泉”也镌刻到山石上。1924年,时年六十七岁的康有为,与家人在“一天园”共度元宵佳节。当夜,他欣喜地写下:“甲子元夕,一天园山巅无障碍坛放烟火,与同壁、同凝、同倓及昌婿,僖、俸、邦、凤四孙饮酒传花,惜薇不来。” 原来康庄落成后,让康有为想起了女儿康同薇,1897年9月,他们同游杭州西湖时,受到钱塘县令吴双遣的盛情款待,在花港高庄住了三夜。期间,他们瞻谒了岳王庙、于谦祠;游了龙井寺、烟霞洞、韬光寺、天竺寺等名胜古迹。在高庄游住时,康有为对女儿同薇说,你看看这个地方多好,跨苏堤,过花港观鱼,为里湖幽绝处。远望湖中,荷塘数十里,有人家杂居荷柳深处。 此间泛舟较孤山尤幽胜……继而,他又笑着对女儿说:“同薇,我也想在这里卜宅而居。”说明康有为早有在西湖安家的想法。 1915年3月,康有为再游西湖时,时间相隔已经十九年了,特意来到高庄,回忆那年在高庄的往事,与同薇说过,想在这幽胜处卜宅而居,于是,有感而发,随即写下: 湖水仍清柳放绵,高庄庭户尚依然。记携弱女曾三宿,苏武重来十九年。 1916年,康有为终于落户西湖,1927年,康有为因病辞世,此时,正值蒋介石的北伐军进入杭州。国民党大佬张静江出任当时的浙江省省长,他下令查封康庄,理由是“保皇余孽,占据公产”。时有争议的丁家山“一天园”被政府收回。 如今,康山刻石虽犹在,保皇余孽早无存,人们完全忽略了康有为的存在,仍旧叫着丁家山的名字。这真是:湖上人事多变迁,百年“康山”仍姓丁。 作者简介:钱钧,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旅行社协会监事、导游分会会长;出版过《华东黄金旅游线导游词》等类书籍25本。 内容来源:走近西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