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蛇年说蛇】上天入地,穿林入海,多才多艺神通广大的蛇


发布时间: 2025- 01- 22 14: 41 访问次数: 来源: 动物园

蛇与人之间关系复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蛇被称为“小龙”,具有与龙相似的神圣地位,并且受人崇拜。然而,蛇也是令人恐惧的动物,一般人在野外活动时最不想遇到的就是蛇。

蛇在分类学中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世界上现存约3900种大大小小的蛇,几乎遍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得不和这种危险而美丽的动物共存。

你了解这些冷酷猎手吗?1月22日,我们一起来探索蛇的世界!

即使无足,也是狩猎高手!

蛇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均有涉猎。不过,有的蛇种食性单一,也有的蛇种食性多样,如翠青蛇专吃蚯蚓及昆虫的幼虫,而赤链蛇的菜单里就包括鱼类、蛙类、蜥蜴、蛇类、鸟类和鼠类等。

蛇杀死猎物的方式主要分三种:

1生吞

对于比自身小的猎物,许多蛇类通常会一口咬住,直接吞食。

 

2绞杀

一些身体较长的蛇类捕杀身躯较粗的猎物时,会用身体缠绕对方,再收紧,直到对方窒息,最后将之吞食。

 

3注毒

一些毒蛇善于用毒牙咬伤猎物,并注入毒液,然后松开猎物,待其中毒身亡后,再进行吞食。

除了低等的穴居蛇,绝大多数种类都能吞食比自己头径大数倍的食物。它们的嘴可张开至130°,并且还能向两侧扩张。当食物被吞入食管后,蛇的体壁可以高度扩张,体壁肌肉通过依次收缩,将食物推入胃中消化。

 

上树入海无处不栖

在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都有蛇的分布。它们能上树、能入海,身体结构和活动习性也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变化多端。

陆栖

绝大多数的蛇类在地面活动觅食。它们往往移动迅速,无论是在森林、灌丛、草地,还是在湿地、沙漠、戈壁,都有其踪迹。

陆栖的蛇在非活动时间里常隐于洞穴、石缝或柴堆下。有的蛇类甚至长期适应穴居,导致其具有头小、吻小、眼退化、尾短、腹鳞不发达等特点。

 

树栖

有的蛇类常在树上或灌丛中活动觅食,它们往往视觉发达、身体细长、尾长、善于缠绕。

属于游蛇科的非洲树蛇就是一种栖息于树上的毒蛇,它非常擅长模仿树枝形状,当捕猎时,会将身体前部从树上向下伸出,而后保持静止,等待经过的目标。

 

半水栖

许多蛇类善于游泳,有的种类甚至常在水域附近或水中捕食,这些蛇的生活方式属于半水栖。有的蛇类常在池塘、稻田中觅食;也有的蛇类常在溪流中觅食;还有的蛇类兼顾静水环境与流水环境。典型的淡水蛇类是水蛇科的中国水蛇。

 

海栖

有部分海蛇亚科的成员基本上一直生活在海水中。它们的身体形态也和陆生蛇类不同,如侧扁的尾部、略微侧扁的躯干、腹鳞不发达、鼻孔在吻背开口等。这些变化让它们更适应水生生活。

这些海蛇主要以鱼为食,也吃其他海洋无脊椎动物或鱼卵等。

 

上天入地神通广大

但你能相信吗?作为无肢体的动物,蛇居然还具备“上天”和入地的本领。

蛇的运动是利用腹鳞与肌肉的缩放产生的,主要包含四种运动方式。

 

在这些运动基础上,又发展出各种生存能力。

游泳

当蛇游泳时,呈S形的蜿蜒运动方式,这种连贯的波状弯曲动作能使自身体侧不断施压于水面,靠反作用力推动前进。海蛇为了适应长期的水中生活,其尾部呈扁平的桨状,充当划水的推进器。

 

攀爬

一些蛇类善于攀树、爬墙,这源于它们的腹鳞。蛇的腹鳞与体侧呈直角构造,腹部平坦甚至内凹。爬树时,直角状的体侧会得到充分升张,并紧紧嵌入到树或墙壁的凹凸处,像许多无形的小爪一样。

 

钻洞

一些穴居蛇可凭借头部力量和身体肌肉的伸缩力量直接钻入松软的土壤,然后采用拉伸式运动在洞穴中缓慢前行。这种前行方式是通过蛇的腹鳞和肌肉前后伸缩所产生的摩擦力来驱动的。

 

弹跳

当有的蛇感到危险时,会及时立起呈S形弯曲的前半身,然后迅速朝危险以外的方向作出飞跃式弹跳动作,这样能大大加快移动速度。

 

滑翔

虽然蛇不能飞,但有的蛇演化出了滑翔本领,如金花蛇。金花蛇善于从高处弹跳穿梭,在短距离的半空中可作出滑翔动作。在降落过程中,金花蛇会通过展开肋骨让身体变得扁平,以加强空气阻力,再通过摆动身体保持稳定,最终抵达目的地。

 

除了运动本领,一些蛇类还具有其他特殊能力。

响尾

响尾蛇的尾巴末端具有一串中空的角质环,这是由尾尖的鳞片形成的。当它们受到威胁时,会快速摆动尾巴,尾上的肌肉通过振动使角质环相互碰撞,从而产生沙沙声,以发出警告信号。

耐寒

极北蝰是一种能在北极圈生活的蛇。在?2°C至?2.2°C下,极北蝰能保持过冷状态23~121天。在早春,它们将肋骨伸展开,使身体变得扁平,增加与阳光的接触面积,吸收更多太阳的热量。

伪装

有的蛇类善于拟态,其中颈棱蛇能把自己伪装成蝮蛇。颈棱蛇一旦受惊,就会用方骨撑开头侧,形成三角头,假装自己是凶猛的毒蛇,使捕食者知难而退,不敢来犯。

蟒、蚺、蝰、蝮是蛇吗?

蛇有天敌吗?

要怎么区分毒蛇和无毒蛇呢?

我们遇到蛇该怎么办?

蛇在我们的文化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一起来【蛇年说蛇】,了解更多蛇的故事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