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1026149/2024-3258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9-09 | |
发布单位: | 名胜区管委会 | 主题分类: | |
有效性: | 有效 |
发布日期: 2024- 09- 09 15: 41 访问次数: 来源: 西湖风景名胜区 |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复函编号:杭西管提〔2024〕007号
签 发 人:孙国方
金焕国委员:
您在杭州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景区属地主体作用,改善提升景区交通环境品质》(431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关心。针对您的建议,管委会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在市治堵办牵头下,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积极配合,主要围绕春季旅游旺季和分时段管控服务,分别联合出台了《关于2024年春季旅游旺季西湖景区实施临时交通管理和相关服务措施的通告》和《关于实施西湖风景名胜区分时段交通管理和服务保障方案的通告》,对西湖景区交通换乘模式、管控时段、服务措施等进行了周密安排。实施《通告》管控下,五一假期期间西湖景区总客流达到323.03万人次,其中5月2日客流达到93.73万人次,为近十年来单日客流最高值,收费景点客流达到83.39万人次。在游客量增长的同时,景区道路运行安全有序,拥堵情况大幅改观,道路延误指数均值、车辆最高在途量和通行车辆数明显下降,平均延误指数为2.57,同比去年下降15.4%;车辆最高在途量为0.67万辆,同比去年下降43.7%。
一、关于“加强景区资源挖潜改造,提升交通设施品质”
景区管委会领导对于景区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交通设施的品质提升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交通治堵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城管局牵头,风景局、规资分局等多部门协同参与,共同研究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
为确保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风景局、规资分局等部门积极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完成了交通工程改造项目涉及绿地林地的审批流程。春节前,完成了天曹桥、灵隐支路通道入口等关键点位的微改造项目,在五一节前,完成了灵隐路32号大院停车场和将台山停车场的提升改造,有效提升了景区的通行效率。目前,西湖景区堵点治理已完成灵溪隧道南口、动物园公交站、苏堤公交车站三处,玉泉路灵隐路口因树木迁移原因需适当延后,预计9月底完成。此外,为了宏观长远治堵目标,形成全域换成体系,我们全力推进梵村旅游换乘集散中心和八卦田“的士之家”旅游换乘集散中心的建设,并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论证地铁10号线南延至植物园和改接原规划24号线方案,配合市规资局、市建委做好景区隧道规划建设以及停车场规划建设工作。
为了更加系统地梳理非景区功能单位,我们与市治堵办一起完成对非景区功能用地底数摸排和清单梳理工作,明确用地疏解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权属、可操作性以及近期项目安排等情况,提出有关外迁建议。同时,我们也积极协调公交首末站和出租车、网约车的定点上下客点,完善“地铁+公交”、“旅游大巴+公交”以及小客车“P+R”的换乘模式,通过疏堵结合、宽严相济的方式,有效减轻景区的交通压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交通设施的品质,市交通局与市规资局联手,成立了西湖景区交通提升改善专项规划工作专班。该专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调研,整合景区的有限优质资源,并推动景区外围的换乘体系向“北固、东优、南拓”的方向发展。
二、关于“加强景区信息指引服务,提升游客出行体验”
为了有效提升景区信息指引服务水平和游客出行体验,针对当前新闻宣传不足、信息发布不及时、政策知晓度不高等问题,在春季、暑期和秋季旅游旺季期间实施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线上引导。与高德、百度、腾讯等主流导航平台紧密合作,及时更新并发布交通管控政策、换乘导航指引及过境车流绕行建议。重点做好“3+1+1”政策发布提醒,即连续三天发布交通管控政策,对外地牌照机动车首次入杭进行提醒,对小客车双休日进入景区进行提示,确保游客在规划行程时能够全面掌握相关信息。二是完善线下引导体系。遵循“远端靠地图、近端靠标牌、内部靠指引”的原则,对外围换乘停车场及公交接驳点的交通指引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增设标识标牌和语音提示,强化志愿服务和秩序引导工作,为游客提供更加清晰、便捷的交通指引服务。三是加强行业宣导与监管。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和交警支队,对网约车平台企业及聚合平台进行全面督促,确保严格落实景区内出租汽车定点上下客要求。同时,做好驾驶员宣传引导工作,优化景区电子围栏设置和网络吸附,提升游客出行效率。四是强化媒体舆情管控与引导。积极对接媒体部门,广泛宣传景区交通服务保障措施,提升游客对景区交通的认知度。同时,加强舆情管控和引导工作,确保游客对景区交通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五是提升接驳点服务设施。在市治堵办的指导下,全力配合完成城西休闲公园接驳换乘点的服务和对接工作,同时完成32号大院停车场标识标牌更新,商业服务设施配备;完成将台山旅游大巴换乘中心导览图增设与公共厕所提升。
三、关于“加强景区各类民意互动,提升综合满意水平”
为提升景区原住民民意满意度,西湖景区自“双限”措施开始实施后,便实施白名单报备制度,由各属地单位统计因工作、生产、生活需要报备的车辆,目前西湖景区长期单双号白名单报备车辆13935辆,临时报备累计18335辆,其中民宿协会临时报备2666辆。开发电脑端、手机端临时报备平台,开放属地、九村六社和民宿协会等单位临时报备权限,每个双休日临时报备车辆近900辆。协调公交公司在西溪路608号开通接驳民宿游客公交专线,为白乐桥周边民宿提供服务,日均服务民宿客人70余人次,得到了景区村(居)民和商户的一致好评。
四、关于“加强景区财政资金保障,提升可持续发展力”
一是每年投入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项目资金,用于堵点改造建设,2023年和2024年分别投入98万和145万,二是积极与市财政沟通协调推进《杭州市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文件的修订完善,加大对交通治理的资金支持。三是统筹各属地单位加大对交通治堵工作的投入,2024年各单位共投入管理资金275万。四是积极争取省市交通治堵专项资金,多渠道筹措建设和管理资金,2023年争取到省级专项110万元。
(联系人:方国兴,联系电话:89586899)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202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