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从“镇馆之宝”走近大师丨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发布时间: 2024- 08- 13 11: 28 访问次数: 来源: 钱江管理处


    8月13日,翻开《断食日志》,李叔同在虎跑断食期间的食谱展现在眼前可能在许多人心目中,大师的断食仿佛只是在冥思悟道期间啜饮山中叶片滴落的仙露,但实际看看李叔同这17日的断食食谱,完全与仙风玉露不沾边,而是一套谨慎安排,循序渐进的断食流程。前5日为半断食,渐减食量;中间7日全断食,只饮水和果汁;后5日开始逐渐恢复饮食。

    细细品味《断食日志》中的这份食谱,或许能切身体会大师在这断食十余天里的所思所想。


    接地气的断食实录

    在《断食日志》开头,李叔同摘录了作为参考的日本村井氏妻断食的食谱,以重汤(浓汤),吸物(日语中较为清淡的汤)和梅干为主,也有日本人习惯食用的刺身。虽然李叔同依然准备了以上部分材料,但从后来实际的食谱来看,他也因地制宜,对这份进口菜单做了本地化处理,加入了苹果、桔子、梨等水果(或榨汁处理),还有杭州特产藕粉。


未断食时练习多食冷开水——李叔同留下的断食经验教训

    断食行为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运作。为了详细记录自己身体的反应,本着做一样像一样的认真精神,李叔同除了记录每天吃什么,也详细写下“拉”了什么。上大号,“排气”,还有不停地打嗝儿……与我们印象中仙气飘飘的断食印象差别甚大。

    最饿的时候,大师最想吃的是……

    “……胸中搅乱,苦闷异常,口干饮冷水。勉坐起披衣,头昏心乱,发虚汗作呕,力不能支……”在断食前期的记录中我们能看出,李叔同明显忍受着饥饿与病痛的煎熬。与每一位普通人类一样,他挂念起了生命中的美食。即使只是最平常的家常小菜,都能聊以慰藉。


杭州虎跑定慧寺

    七日,阴复晴,夜大风,五十四度。断食正期第二日。六时半起床。四时醒,心跳微作即愈,较前二日减轻。饮冷水甚多。六时半即起床,因是日头晕已减轻,精神较昨日为佳,且天甚暖故早起床也。起床后饮桔汁一枚。……午后身体寒益甚,拥被稍息。想出食物数种,他日试为之。炒饼、饼汤、虾仁豆腐、虾子面片、十锦丝、卤?瓜。——李叔同《断食日志》

    炒饼和饼汤都是北方常见的街头美食,后头连续跟着两道以虾为主的菜色,是这组菜肴中唯一出现的荤菜。

    李叔同的祖宅在天津的粮店后街60号,这里距离三岔河口的老码头很近,渔民打捞上来的海货总能很快就被倾销出去。1896年,李叔同17岁,在致桐达钱庄掌柜徐耀廷的十六封信中,两次提到了天津当地的螃蟹。7月15日,他在信里说:“刻下津地河螃蟹甚肥,可供大嚼。” 8月18日,又在信中说:“持螯美趣。津门月之初旬以来,螃蟹甚肥,至今日如钟口大者,津蚨二文,价可谓廉之极矣。持螯酌酒,何乐如之,可谓美趣矣。”


    这两次提及,正是中秋前后,蟹正肥美的季节,可见李叔同年轻时对虾蟹等水产有所偏爱。在饥饿中,人们脑中最强烈的思念,或许大多是儿时家乡的美食。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青菜、芋大半碗,极美,有生以来不知菜芋之味如是也。——李叔同《断食日志》

    经历七天断食后,便是可以逐渐恢复饮食的断食后期。除在第一天进食“不知其味”之外,每天的进食都让李叔同感到美味与满足。整部《断食日志》中有12个“极”字,其中5个都是李叔同在断食后期描述他进食之感。藕粉、米糕、豆腐、青菜和土豆,都是简朴清淡的日常食物,却被李叔同品出了国宴级的美味。

    1939年4月,虎跑断食23年后,弘一法师已成为律宗高僧。在泉州永春县对僧众讲佛学时,他说:“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味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饱,才于实事有济。”


    幻想中的山珍海味均是虚幻,在缺乏补给时,任何平实的食物都是值得珍惜的美味佳肴。做人也是一样,最平实简单的话语,可能就蕴藏着最真切的人生哲理。这正是大师的断食能够带给我们的最直观,也最真诚的感受。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