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乾隆也偏爱的“龙井八景”,你来不来探一探?


发布时间: 2024- 07- 11 16: 17 访问次数: 来源: 钱江管理处


    7月11日,盛夏已经开场。夏风入怀,曲径通幽,谁会拒绝在西湖寻找一处阴凉之地呢?小编带大家去探寻乾隆皇帝也疯狂打卡的江南避暑秘境——龙井八景。

    龙井八景不仅是一条问茶古道,也是一条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轻徒步路线。龙井古时有寺,茂林修竹,奇石嶙峋,泉水清澈。可能因为是秘境,很多人经过龙井路不知道抵达公交车站后,往上走是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往下走是风篁岭、过溪亭、方圆庵、涤心沼、一片云。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赴龙井。那他为什么对龙井八景如此钟情呢?

    龙井景区位于西湖西南部,北起鸡笼山,南至龙井村与杨梅岭村的南端,并以郎珰岭、龙井山园南缘山脊为界,东至南高峰登山大道,西达鹰嘴山、棋盘山山脊,面积约168公顷。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龙井游赏、品茶,每次来都为龙井八景题诗,共32首。这片“高冷”之地,也因乾隆的热情而热闹了起来。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51岁的乾隆第三次南巡来到杭州,在龙井山野间漫步时,被这美妙景致感染,为它们亲自赐了名字, “龙井八景”由此产生。过溪亭、一片云、风篁岭、龙泓涧、神运石、涤心沼、方圆庵、翠峰阁,“龙井八景”虽然个个体量不大,但其中山水风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寻摸起来颇有妙处。


龙井,1940年代,来自《西湖老照片》

    过溪亭

    过溪亭也叫“二老亭”,在风篁岭山麓,跨虎溪而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老”指的是辩才和苏轼。


    辩才,俗名徐天象,浙江临安人,善诗能文、学行又高,因佛学超众,宋仁宗赐号“辩才”。68岁,辩才退居龙井,开山种茶,品茗悟性,许多文化精英曾在这一带品茶参禅、以诗会友。

    苏轼第一次来杭任通判时就与辩才结识,那时辩才已58岁,苏轼才35岁,两人成为忘年之交。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离开杭州16年后,又任杭州太守回到了杭州。此时辩才已退居龙井寺,却仍每日接应来客,不胜之苦,立下规约:殿上闲话最多不过三炷香,山门送客最远不过虎溪。

    两年后,苏轼被朝廷诏回任吏部尚书,离杭前上山拜别,与辩才秉烛夜谈。第二天,辩才亲自送苏轼下山,一路间论道谈佛,竟忘其所以,一直往山下走,不觉已迈过虎溪,来到风篁岭下。左右侍从连忙喊道:“远公,送客已过虎溪矣。”辩才听见,才发现坏了自己的规矩,忍不住大笑道:“学士误我,学士误我!”东坡也笑道:“我误远公,不过是戒律。远公今日死心活了,超凡入圣,又是谁之功?”二人相顾又大笑。辩才说道:“杜子美(甫)有诗云:‘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就是说的我们今日之情景啊。”

    一片云


    一片云位于龙井盘山公路路边,高约3米,清润玲珑,远远望去仿佛一片云彩飘落在此。相传辩才法师十分喜爱此石,曾有“兴来临水敲残月,谈罢吟风倚片云”的题句。

    风篁岭


    风篁岭在南高峰的北边、棋盘山和翁家山之间,东起双峰村,西到龙井村,最高海拔约109米,是钱塘江与西湖的分水岭之一,龙泓涧和九溪十八涧都发源于此。北宋元丰年间,辩才法师隐居龙井后,化缘募集资金整治山林,开辟山道,逐渐形成了一条风景优美的山间小径,因小径边种植了许多竹子,风篁岭由此得名。苏轼、秦观等著名文学家曾多次经过风篁岭与辩才法师会晤,交流禅茶和诗文。

    龙泓涧


    龙泓涧是西湖的四大母亲溪之一,它从龙井寺旁蜿蜒而下,一路贯穿龙井景区,最终汇入西湖。踩着石板铺就的小径,绿树成荫,落英缤纷,龙泓涧从身边欢歌而下,令人产生一种时光倒回的错觉。

    神运石


    神运石位于龙井泉附近,高约2米,形状犹如一条游龙。明正统年间,该石从龙井中捞出,当时的石头上据说刻有“截臬神运石,下有王泓池”等草书,石奇怪突兀,状若游龙。

    涤心沼


    涤心沼在龙泓涧上游,一片云北,清澈如镜。杨杰《寿圣寺记》云:“沼曰涤心,渊清澈也。”据说用此沼之水洗涤,可除尽尘世之烦恼。

    方圆庵


    方圆庵曾是北宋僧人辩才居住的地方。杨杰在《寿圣院记》中记载方圆庵,说“庵曰方圆,不执一也”,也就是能圆则圆,能方则方,顺其自然的意思。2006年,方圆庵得到重建,保留了古朴特色,上圆下方。

    翠峰阁


    翠峰阁在龙井磴道南侧的碧螺峰上,乾隆皇帝曾经登上翠峰阁远眺,尽览龙井盛景,欣然为翠峰阁题字:“湖山第一佳”。如今,坐在翠峰阁,享受清风徐徐,松涛阵阵,可谓人生一大享受。

    六下江南,四赴龙井。乾隆皇帝也偏爱的“龙井八景”,你来不来探一探?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