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云游园】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发布时间: 2024- 06- 27 14: 31 访问次数: 来源: 动物园

    长颈鹿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提到长颈鹿总能第一时间想起它的长脖子和高个子,不紧不慢的“顺拐”步子,以及用脖子打架的“奇怪癖好”。

    6月27日,我们一起来聊一聊长颈鹿的知识。

最长的脖子和最高的个子

    长颈鹿的脖子能长到2.5米长,这个奇特的长脖子其实和我们人的脖子一样,只有7块颈椎骨,但每一块颈椎骨都更长、更大罢了。所以长颈鹿虽的脖子虽然长,但弯曲的程度却是有限的。

    你知道吗,长颈鹿除了拥有最长的脖子外,还有其它“特长”。

特长

    长颈鹿能够成为陆地上最高的动物,不仅因为长脖子,还因为它们的大长腿。

    长颈鹿的大长腿绝对是动物中首屈一指的,它们的腿长大约有两米。也就是说,人如果站在长颈鹿肚子底下,大多数都不用低头。

 

舌头 特长

    长颈鹿的舌头长度可以达到40厘米。在吃树叶的时候,舌头可以成为身体的延伸,帮助够到更远处的食物,也能够帮助它们避开植物的尖刺,卷到隐藏在其中的树叶。

 

睫毛 特长

    长颈鹿拥有让无数人羡慕不已的漂亮大眼睛,它们的视力很好,加上身高的加成,让它们成为了非洲草原上的“瞭望塔”,能够抢先一步发现躲藏的危险。

    为了保护眼睛,长颈鹿的睫毛变得纤长浓密,能帮助它们抵挡风沙和烈日的伤害。

 

高个子的小烦恼

    成年长颈鹿较少成为猛兽的狩猎目标,因为它们身高腿长,逃跑速度不慢,虽然看起来并不强壮,但力量很强。例如成年长颈鹿一脚踢踏的威力,能轻松击碎狮子的头骨,狩猎它们的成功率很低,但风险却极高。

    长脖子和高个子还让长颈鹿占据了独特的生态位,它们可以畅享高处的树叶,鲜少有竞争者,也可以稍低一低头,和羚羊等食草动物抢一抢低处的树叶。

 

    特殊的体型在给长颈鹿带来生存优势的同时,也给它们带来了一些小烦恼,例如喝水。

    为了能够到地面上的水塘,长颈鹿不得不学习劈叉技能,喝水的时候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防着狮子等捕食者搞偷袭。

    为次,长颈鹿锻炼出了极强的耐旱能力。它们可以仅靠树叶中的水分生活,在树叶水分充足时,可以连续数月甚至一年都不喝水。

    长脖子也让睡觉成为了一个麻烦事。长颈鹿卧下和起身需要花费的时间远超其它食草动物。为了减少因为躺下睡觉带来的生存风险,长颈鹿开发出了“超长待机”的能力。

    在野外,只有小长颈鹿会卧下休息,成年长颈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站着睡觉。它们的睡觉时间也极短,单次睡眠时间在5分钟左右,一天总的睡眠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

 

    当然,在动物园中,长颈鹿不用时刻警惕身边的危险,成年长颈鹿也会卧下睡觉。

长脖子是为了吃?No!

    关于长颈鹿的长脖子是怎么来的,一直是大家好奇的重点。过去,人们普遍相信长脖子和获取高处的食物有关。

    无论是拉马克的,长颈鹿是为了获取更高处的食物,脖子在日复一日的锻炼中变长的“用进废退”说;还是达尔文的,长颈鹿中偶然出现的长脖子个体,能获得更多食物,在生存竞争中更有优势的“自然选择”理论,都脱不开食物的影响因素。

    难道我是个吃货?

    然而有学者观察发现,长颈鹿其实更喜欢吃高度不超过2米的树叶,这似乎和为了取食而出现长脖子的说法相矛盾。于是,一种新的猜想获得更多的认可——脖子更长的长颈鹿更能在“相亲”市场获得优势!

    后来,通过对早期长颈鹿类动物头骨化石的研究发现,长颈鹿类动物的角长得五花八门,多样化程度远超现在的牛科和鹿科动物。

    动物间的打斗是一种雄性间求偶竞争的方式,角的不同形态往往代表了雄性不同的打斗方式。长颈鹿类多样化的角,反应出它们在演化中产生了非常多样的雄性打斗方式。

    不仅如此,与雌性不同,雄性长颈鹿的头颈部的重量会随年龄增长而始终保持增长。对现在长颈鹿的常用打斗方式——“脑袋流星锤”来说,头部的重量越大,越能在打斗中占据优势。

    由此科学家猜测,早期的长颈鹿为了争夺配偶,发展出了利用甩动脖子和头部攻击对手的争斗方式。这导致了长颈鹿在进化过程中颈部迅速变长。而这种变化恰恰也让长颈鹿能获得高处的树叶,占据了一个竞争者更少、更有优势的生态位。

 

长颈鹿仅存的远亲——霍加狓

有着和长颈鹿相似的带茸的角

    所以,长颈鹿的脖子最初可能是因为在打斗时最占便宜,才逐渐变长,而吃到高处的树叶,则仅仅是这一变化的附带好处。

    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也是大自然在进化中创造的奇迹,但它们目前的生存状况却并不好。

    201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长颈鹿的保护级别由无危调整为“易危”。

    在它们的故乡非洲大陆上,长颈鹿成年个体数量只有不到七万头,比它们的邻居非洲象还要稀少。

    让我们给长颈鹿更多一点关爱,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让动物朋友们都能在地球上长久地生存下去。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