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144载风华: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传奇人物


发布时间: 2024- 10- 23 17: 34 访问次数: 来源: 钱江管理处

    10月23日,144年前的今天,伴随一声啼哭,一个婴儿降生在天津。36年后,他成长为一名艺术教育家,来到杭州虎跑,并在此处断食修身,自感重获新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婴”,人生在此转变。

    他就是李叔同,即后来的弘一法师。人们熟知李叔同作词的《送别》,也曾听闻他的人生故事。而他的艺术成就、美育思想与人格魅力,更是滋润了众多师生好友,随着桃李开枝散叶,传承至今。

    低调耕耘的美育领军人 他的歌里有西湖诸多美景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占据了众多“第一”。他是中国学堂乐歌的开创者之一,编辑出版中国第一本音乐杂志,他是中国话剧的鼻祖,中国报纸艺术广告画的提倡者,中国第一本学校艺术刊物的编者,中国第一首合唱歌曲的作者,中国最早使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实践者……

    但李叔同并不强调这些领军者身份。他选择深入到艺术教学中,将他的心得传达给下一代艺术教育者。1912年,李叔同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职,教授美术与音乐。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校园内艺术气氛浓厚。在浙一师任教期间,他创作了一批校园艺术歌曲,《送别》《春游》等知名度较高,其中还有一首《西湖》,更是将西湖美景娓娓道来,百年后的今天,它依旧可以作为西湖的旅游导览,带领游客赏尽西湖之美。

    以器识铸文艺  以人格践行美育

    作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启蒙者之一,李叔同感动了整整一代人,润泽了大批青年学生的爱美之心。他将人格教育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体现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风范。李叔同的同事夏丏尊先生说:“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

    才情加人品构成了李叔同的人格力量,使众多学生折服,在他的教诲指导下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在李叔同的艺术教育精神感召下,学生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于1919年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专门培养中等学校艺术师资,1920年又创办中国第一本美育杂志《美育》。此时李叔同已出家,却仍为该刊题写了封面。

出家前与丰子恺、刘质平合影

    也正是这些学生们,为传承李叔同的美育精神与艺术成就,作出了诸多贡献。在弘一法师圆寂归葬虎跑后,丰子恺亲自为其筹资建造弘一法师舍利塔,如今舍利塔已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时至今日,每年仍有众多弘学爱好者在大师诞辰日来到舍利塔前献花纪念。

    传承大师精神  “叔同美育文化季”即将到来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诸多成就与身后声名,融入大师背影,如一轮圆月,宁静而隽永,永悬于西湖这片他倾心的山水之上。为纪念李叔同弘一法师诞辰144周年,自今天起,虎跑公园将举办“叔同美育文化季”系列活动。

    李叔同作词的学堂乐歌《西湖》将重新编曲、制作,由百年后的莘莘学子在西子湖畔重新唱响;在虎跑李叔同纪念馆内,您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文打卡“叔同美育文化季”活动,获取《西湖》明信片与虎跑秋景套章,还有多款李叔同弘一法师的书法、篆刻主题印章,等待集章爱好者的收藏。

    让我们共同体味大师的人格魅力与艺术成就,传承大师“以美育人”的中华美育精神,发扬大师的艺术魅力与深远的生命哲学。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