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名人讲堂X千帆之下|直播预告:吴人渡来——东亚的蚕桑之路

发布时间: 2022- 12- 09 11: 10 访问次数: 来源: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1958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浙江省博物馆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县钱山漾东岸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块距今4700多年前的绸片,绸片长2.4㎝、宽1㎝,其经纬线至少由20多粒蚕茧缫制而成。绸表面细致、平整、光洁,呈平纹组织,体现出了高超的织造技术。在浙江这片土地上,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蚕桑技术。丝绸这个伟大的产品,就这样和中华灿烂的文化联系到一起,随着人们的交流往还,远播四方。古代西方世界甚至将中国称呼为“赛里斯国”——丝绸之国。

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平纹绢残片

    19世纪末,普鲁士地质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 von,1833-1905)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从此,丝绸之路的概念不断扩大,时空外延不断拓展,人们对丝路的探索和研究从那个时代开始一直没有停歇。

    2022年11月,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以“人”为切入点,以“物”为叙事主体,讲述唐宋东亚海上丝绸之路“千帆之下”的故事。在东亚的视角里,丝绸到底是以什么样的载体进行流传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

    如果你去日本旅游,想要购买一件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和服,应该找一家什么样的商店去购买呢?

    有人可能会回答:“和服店呗!”但是在日本的街道上,你很难找到挂着“和服店”招牌的店家。这个时候,有些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就会给你指路——你要找的是不是“吴服屋”?

江户时代的三越吴服屋(江户东京博物馆复原)

    为什么和服店取名叫“吴服屋”呢?东京国立博物馆展示的一面铜镜似乎可以给出一个答案。这面铜镜是日本山梨县鸟居原狐冢古坟出土的对置式神兽镜,在镜子的边缘有中国三国时期东吴赤乌元年(238)的铭文。

山梨县鸟居原狐冢古坟出土对置式神兽镜(东京国立博物馆展示)

杭州富阳孙权故里

    这面来自中国江南的铜镜,是孙氏东吴政权和日本交流并建立联系的历史佐证物。那么“吴服”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不是就和东吴有关呢?一枚江南的蚕茧,究竟是怎么样影响到东亚世界的?

    本期的名人讲堂,我们邀请到了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勇教授,讲述“东亚蚕桑之路”的故事。

讲座

    讲座主题:吴人渡来——东亚的蚕桑之路

    主讲人:王勇(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

    主办: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

          杭州文史研究会名人研究委员会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9日(周五)下午2时

    直播指路: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微信视频号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