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1026149/2020-308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12-15 | |
发布单位: | 名胜区管委会 | 主题分类: | 综合类 |
有效性: | 有效 |
发布日期: 2020- 08- 13 15: 59 访问次数: 来源: 名胜区管委会 |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
办理类别:C
复函编号:杭西管提〔2020〕018号
签 发 人:翁文杰
吴伟进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关于创意再现南宋遗址文化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将相关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创意再现南宋遗址元素
1.树立南宋皇城界桩。2019年,名胜区专门立项制作安装了南宋皇城界桩,标识了南宋皇城遗址四至范围,为皇城遗址保护奠定了基础。
2.圣果寺区域整治工程。圣果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南宋时为宫廷禁苑,现存有三石佛、石罗汉等多处古迹,以及“忠实”、“凤山”、“跃云”等摩崖题刻。为做好南宋文化遗址的保护开发文章,加快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建设,名胜区启动了圣果寺区域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千佛阁周边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千佛阁建筑遗址。圣果寺遗址区域考古已发现吴越时期地层,目前还在推进当中。工程建设方面,已完成排衙石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圣果寺遗址——千佛阁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三佛石、十八罗汉、月岩区域防风化项目。目前正在实施御莲桥区域环境整治工程、薜罗径区域环境整治工程,千佛阁及圣果寺遗址保护罩项目正在前期推进当中。
3.太庙遗址提升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西湖风景名胜区计划推进太庙广场提升整治工程,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为原则,以亚运会为节点,编制太庙提升整治方案。亚运前以改善、提升现太庙广场为主,针对目前太庙广场南宋文化元素不强的现状,通过园林绿化手段,以地面标识、微缩模型等方式,准确展示、正确解读太庙文化与南宋文化,增加太庙广场的文化氛围。亚运后则考虑继续深入考古,视考古情况恢复与展示一定体量的南宋建筑,并解决地下水问题。拟考虑在后期规划中增加南宋皇城的数字展示内容。
4.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城区政府与市园文局组建了德寿宫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工作专班。计划于2022年6月底前在德寿宫遗址上建成南宋博物院,全面展现南宋时期文化、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历史画卷,打造成展示南宋文化的实体窗口。
5.推动“双峰插云”景观恢复工程。2018年5月名胜区成立了以翁文杰书记为组长的“双峰插云景观恢复工程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双峰插云景观恢复工程的相关工作。目前已完成南高峰塔遗址考古工作、北高峰塔区域勘探工作,完整揭示了南高峰塔及塔院建筑的历史格局,初步确定了北高峰塔所在区域。南高峰塔恢复项目目前已完成“三委五局”立项审查,正在选址论证阶段,北高峰塔目前处于电视发射台异地选址迁建的论证阶段。
6.举办“南宋记忆”系列活动。为进一步挖掘南宋文化,我局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举行“南宋记忆”系列活动,采用旅游线路征集、主题讲座、讲解员大赛、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手段,全面挖掘整个大杭州范围内的南宋文化。通过报纸等媒介面向全社会有奖征集南宋主题旅游攻略,通过网络初评和专家评比相结合的方式评出优胜方案,并组织获奖攻略的宣讲活动,通过路线体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引导和推广南宋旅游线路。该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引起极大社会反响,并获得国家文物局的肯定和表扬。
7.考古展示。南宋临安城遗址考古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 年来的考古工作,对南宋临安城的外城、皇城、街道、礼制建筑、官署、住宅、寺庙宫观、河道水利设施、官窑等有了基本了解,其中南宋太庙遗址、南宋临安府治遗址、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老虎洞南宋窑址、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等多项考古项目先后入选“十大考古发现”。目前具备展示条件的南宋御街遗址、郊坛下窑址等均已对外展示。
8.相关的文化元素展示。目前,已在南宋皇城小镇建成“皇城客厅”,滚动播放南宋皇城宣传片,并在鼓楼城门处每日定时演出士兵换岗秀,再现南宋皇城风貌。西湖景区也将依托吴山及河坊街商圈人流,对城隍阁夜景灯光进行优化提升,同步推出民俗、仿古主题夜游,力争通过现实人物和虚拟角色的设置,尝试还原南宋文化故事,打造沉浸式南宋文化旅游体验新模式。
二、灯光展示南宋城墙线路
南宋皇城及宫城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宝藏,如何再现南宋皇城及宫城也一直牵绊着专家学者与杭城市民百姓的心,但就目前现状而言,采用“在南宋城墙遗址上面的建筑屋顶灯光打的特别亮(可以再特定日子特定时间开启)。晚上在吴山上面能够看到南宋城墙路线”的方法,实施比较有难度,具体如下:
1.城市灯光管理条例的限制。根据2017年颁布的《杭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305号)第二章第十三条之规定,“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应当按照城市照明专项规划要求设置景观照明设施。南宋皇城及宫城遗址区域目前尚未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实施亮灯缺乏规划依据。
2.周边居民及建筑的现状。南宋皇城及宫城所在区域位于上城区太庙及馒头山区域,该区域至今未有大规模的拆迁等,一直保持上个世纪杭州老城的形态,建筑以低层居民楼为主,原住民分布较为集中且年龄结构偏大。建筑本身年龄较长,对于布局景观亮灯存在安全隐患。老年居民对于夜晚居民区亮灯存在较大反对意见。
3.区域考古尚未完全揭示。目前尚未开展针对南宋皇城及宫城的系统性考古,之前在考古工作中揭露仅仅是部分点位,从地面无法严格划定城墙的实际走向。用灯光展示南宋城墙线路缺乏考古支撑。
鉴于以上几点原因,我区认为以亮灯形式展示南宋皇城及宫城城墙走向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后期可以结合南宋皇城遗址考古公园建设,在考古工作充分系统的前提下,采用地面标识等手段予以展示。
在当前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文化兴盛行动,致力于打造具有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的历史背景下,“创意再现南宋遗址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名胜区管委会也将持之以恒推进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工程,以建设一座以南宋皇城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保护为主,展示中国最美丽的山水花园式皇城遗韵的国家大遗址公园为最终目标。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
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