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吴山渐渐形成了杭城最早的商业闹市 |
|
|
|
10月16日,今天要介绍的是“吴山天风”。 题临安山水 【金】完颜亮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这首诗是金主完颜亮的杰作,他对西湖的虎视和垂涎在诗中表露无遗。吴山究竟是座怎样的山,让金主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当西湖还是一个与钱塘江相连的海湾时,吴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一个岬角。沧海变迁,如今吴山是一座插入市区与街巷比邻的山,杭州百姓把它作为自己家门口的山。登山环顾,往东、北、西北三面可以看到杭城街市,往南面可以看到钱塘江的两岸,往北面又能看到西湖的山水美景。左江右湖,吴山的地理位置不言而喻,是登高远眺,纵览西湖风光和城市美景的绝佳之地。 第一次登上吴山可能会有个疑惑,怎么一会到了云居山,一会儿到了紫阳山,一会儿又到了宝月山,分不清这个山那个山,其实啊,所有这些山,统统都算吴山,这吴山,就是一座从西南到东北的弯弯丘岗,是由大大小小十几座山头所组成的。春秋时期,这里曾经是吴国的南界,所以总称“吴山”。 来到吴山,必须要到的一处,就是紫阳山上的十二生肖石了,它们是十二座在平地上凸起的小山峰,文人们一般把它叫做巫山十二峰,由于这十二个山峰长得像十二个生肖动物,因此民间也叫“十二生肖石”,大家不妨去找找看,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生肖,据说,要准确的认出这十二个动物,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 杭州的山,各具特色。除了奇岩怪石外,吴山最大的特点是它连接着市井街巷,熏染了更多的人间烟火。在吴敬中的《儒林外史》第十回中,就有写到上吴山的情景,说看到一路上又是庙又是铺,又是酒又是茶又是点心摊,还有算命先生,因此清代“西湖十八景”中有“吴山大观”之称。在药王庙,水神庙,火德庙,雷神庙,太岁庙等众多庙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城隍庙了。 这里顺便说一下城隍的来历,城市指城池的城墙,隍是指墙外的沟壑,为祈求城池的安宁,春秋时期出现了祭祀城隍神的活动。魏晋南北朝后受儒释道各种学说的影响,城隍神的形象更多融合了善恶报应的观念。因此生前在某地任职的正直贤良的文官武将,常常会被作为城隍神而得到祭拜。吴山城隍庙供奉的周新正是这么一位官员。话说明朝永乐年间,周新身为浙江按察使,为官清廉,执法如山,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因为得罪明成祖亲信锦衣卫,遭到奸党诬陷而被杀害。周新遇害,杭城百姓不服,为平息民愤,明成祖只好说梦见周新已被天皇封为杭州城隍,于是就在吴山上为他修建了城隍庙,就是今天城隍阁所在的位置。因此,杭州人习惯称吴山为“城隍山”。 为何“新西湖十景”会将吴山景名取为“吴山天风”呢?上面提到过,从吴山山顶四望,天地广阔,元代蒙古族使人萨都剌,曾写过一首《紫阳胜景》:“天风吹我登驼峰,大山小山石玲珑”,近代的鉴湖女侠秋瑾在游历吴山后,也写下诗一首:“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茫茫灏气连江海,一半青山是越中”。“吴山天风”由此而得名。 和吴山有渊源关系的名人还有“西湖三杰”于谦,他家就住在吴山脚下,大井巷旁,十五岁中了秀才后,便到了吴山上的三茅观读书。三茅观旁还有一处来到吴山必须“打卡”的地方——“吴山第一峰”摩崖石刻。北宋时期,柳永写了一首词,其中描绘江南杭州“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话让金国的完颜亮看到了,心生向往,便叫画师潜入杭州,画了一张西湖图,带回去制成了屏风。完颜亮看着西湖越看越喜欢,就把自己也画了上去,策马立于吴山顶上,还写下一首诗,“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也就是我们开头那首《题临安山水》。 吴山的庙会 古时候,吴山上许多的祠庙寺观,供奉的都是当时人们心中的“偶像”,吴山的庙会也是大家向“偶像”们表达自己心愿和期盼的地方,同时也是杭州地方民俗风情生活的展览馆。 每到农历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八,本地的杭州人就会纷纷来到吴山辞旧迎新。到二三月份,杭嘉湖和苏南一带的人们会先跑遍西湖各大佛寺道观,最后再到吴山进香,才心满意足地返乡。到了端午,立夏等节日,也有各行各业的人士上吴山来赶庙会,祈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至于吴山上大小庙宇里的菩萨、神像、但凡有点“来历”的,年年都要过个“生日”,庆祝一番。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要为雷祖过生日、七月十日是三官大帝诞辰、七月三十日要给地藏王菩萨生日等等,每到这些日子,许多人都要上山烧香赶会,于是,形成了吴山上庙会不断地景象。 吴山庙会盛,游人也很多,民俗气氛十分浓厚,也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商贩生意人,山上山下有许多算命、看相、测字的摊位,还有卖字画、庙台戏、唱小曲、变戏法、耍杂技、卖花、斗鸟的人们。人们赶庙会往往“闻风而来,满载而去”,店家、摊贩和艺人们也财源滚滚,皆大欢喜。 在明、清两代,更多的商业店铺纷纷挤入吴山。当时的吴山,山径两边一面是庙宇道观,一边是商家店铺。山上主要以茶店为主,著名的有放怀楼、景江楼、见沧楼、望江楼、映山居和紫云轩。同时热闹起来的,还有吴山脚下的大井巷、清河坊一代的店家。比如直到现在都被大家熟知的胡庆余堂中药、张小泉剪刀、孔凤春香粉等名店。吴山渐渐形成了杭城最早的商业闹市。著名的“五杭”:杭剪、杭烟、杭粉、杭线、杭扇也应时而出,闻名于世,深受游客朋友的欢迎。 在2008年,吴山庙会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吴山有哪些别称? 答:吴山、晒网山、胥山、城隍山 当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时,因为近海,渔民们常在山上晾晒渔网,因此吴山最初叫“晒网山”;春秋时,吴王夫差屈杀了伍子胥,沉尸于钱塘江中,吴人在山上建了伍子胥庙,以作纪念,因此,吴山又名“胥山”或者“伍公山”。明代,浙江按察使周新清正廉洁,死后被奉为省城隍之神,建庙于吴山,因此杭州人也俗称吴山为“城隍山”。 2.吴山上最高处的建筑是什么? 答:城隍阁。吴山的最高处是城隍阁,是2000年在城隍庙旧址上建造的,它是七层复合顶的仿古楼阁式大型建筑,它通过各层的多个翘角,体现凌空飞升的气势,顶部又设计成飞阁,象征凤凰展翅和仙山琼阁,城隍阁优美的造型、飞动的气势,也是吴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