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唐诗里的自然课之托物言志 |
|
|
|
“万物一体”是儒、道、墨等各家及宋明理学家都曾讲到的,意即天人合一,也即大自然和人的合一。诗人也往往寄意于物,通过描写某一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所以往往竹不仅仅是自然界里的竹,更是文人心中意向的竹,代表着自我的气节。故在中国的文化里,鹤令人逸,马令人俊,林令人幽,松令人古,梅兰竹菊无不蕴含着特定的含义,有着无可替代的精神高度。 唐朝虞世南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咏蝉》,是托物言志诗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对蝉形体、习性及声音等的描述来表达蝉的高洁清远,又象征性地道出了诗人的深意,立身品性高洁,并不需外在的凭籍: 咏蝉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和李商隐也写有咏蝉的诗,让我们在冬日里对照蝉的标本,在诗词中畅想蝉的故事。 已过大雪的节气,雪花并没有如期而至,我们不妨去看看李白笔下的有如坠霜般的白鹭吧,来认识一下这种常见的涉禽,区分一下鹤鹭鹳。小朋友们感受了这一期的唐诗托物言志的手法,生活中是否有哪些事物能引发你的联想,尝试来写一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