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1026149/2025-3176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5-06-30 | |
发布单位: | 名胜区管委会 | 主题分类: | |
有效性: | 有效 |
发布日期: 2025- 06- 30 10: 26 访问次数: 来源: 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队 |
今年以来,景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名胜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一争创两打造”奋斗目标,深入推进“12个重点项目”,持续深化“一支队伍护西湖”景区实践,综合执法领域各项工作成效明显,景区综合考核、党建考核、领导班子考核荣获“三优”,获评全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固堡垒铸忠诚,“六干争先”聚心聚力
1.学习教育有力度。高质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创新深化“四学联动”,一体推进“学、查、改、促”,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主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6场,“第一议题”专题学习12次。依托“三会一课”“固定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06场,配发学习教育辅导用书142本,覆盖党员干部2300余人次。
2.党建联建有广度。建强“蓝盾护湖 党建联建”矩阵,强化与景区交警、消防的协同联动,“党建+业务”同题共答、同向发力。联合交警大队常态化开展建筑垃圾运输、黑车专项整治行动25次;联动消防大队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夜查、商家燃气等消防安全管理18次,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活动互联,打造执法协作“共同体”。推出“蓝盾护湖1244”党建品牌,培育选树各党支部特色子品牌10个。“‘杭城小萌管’之我的西游记”入围全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
3.队伍建设有精度。高效推进“四全四有”队伍争先提升行动,广泛凝聚干事创业奋进合力。圆满完成执法队队内设机构调整,“一办五科七队”上下贯通、条块协同。顺利完成中层干部选拔交流,干部队伍趋向年轻化专业化,中层干部本科以上占96%,40岁及以下占比35%。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警示教育会,开展队伍作风督察检查26次,检查队员300余人次,整改率100%,专项督察工作获市局充分肯定。内强素养、外树体魄,举办“早训晨练”23场,全面提振队伍“精气神”。
(二)保平安守底线,“精管善治”见行见效
1.面上秩序精细管理。深化“1+2+2+N”管理模式,掀起面上秩序管控“春季攻势” “夏季整治”,昼夜衔接、全时守护。出动执法队员1.5万人次,开展面上执法管理600余场,教育劝离无证商贩1540起、查处晨泳偷钓189起。开展建筑垃圾领域集中整治14场,“查源头、查运输、查责任人”全流程处置到位,推动景区环境洁美有序。按照景区“日常模式、重要时段、应急响应”等不同时段,落实平战转换,强化24小时备勤和双领导带班,开展无证摄影兜售、野导、黑车等旅游乱象整治120余场,圆满完成元旦、春节、五一和女子半马、淘宝Gap Day等重大保障。
2.数智赋能步伐加快。建好用好数智指挥中心2.0平台,迭代升级勤指体系、信访工作、综合查一次等核心模块,研发完成案件研判、证据核验、笔录生成等特色场景。聚焦执法全流程需求,嵌入AI执法办案助手。完善“动态监测+专项研判”情报收集体系,梳理执法管理高频点位54个。优化扁平化指挥体系,“指挥大脑+单兵设备”动态调配执法力量,开展应急调度240余次。
3.风险矛盾多元化解。建立“预判-预警-干预”防控体系,依托“1330”信访处置机制,信访件实现闭环处置。开展执法全流程风险排查,梳理风险点13项,化解重点问题40起。践行“大安全”理念,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出动执法队员300余人次,景区全域面上巡查44次,“源头防”“主动查”的功能作用更加突显。
(三)强主责勇担当,“执法办案”提质提档
1.重点领域实现突破。紧盯名胜区党工委高度关心的野导、黑车、墓葬、违建、毁林种茶、网红直播等领域,查办各类案件492起,违停贴单2546起。创新开展水域管理处“1+2+2+N”城建队员执法试点,联合查处晨泳偷钓等案件213件,有效维护西湖水域面上秩序安靖稳定。
2.办案质量得到提升。案件审理精细化,推动一案一审、一案一评,每月开展“最佳案件”“最差案件”评比,有效推动全员办案水平提升。上半年查处案件“零复议”“零诉讼”,案件处理质量显著提高。高质高效办理“罗某某杀害鸳鸯案”“陈某某伤害松鼠案”等各界广泛关注的敏感案件,从线索摸排、调查取证到依法处置全程规范严谨,充分展现“精兵尖刀” 的专业素养与担当作为。
3.执法能力持续锻铸。开展党员春训暨全员法制业务培训2批次,举办“执法大讲堂”18期,覆盖党员干部600余人次。通过法条学习、案例研讨,真正把执法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举办“首接首责、快处快办、规范规程、走心暖心”信访执法业务大比武,开展理论竞赛、实战模拟、案例讲解,切实提升干部队员信访工作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以学促干守正创新,出台《西湖景区无证无照经营执法管理常见场景及应急指挥处置流程规范》,拍摄教科书式执法小场景视频教学短片3部。
(四)抓改革促发展,“助企惠民”走深走实
1.“一支队伍管执法”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平台动态调整执法事项255项,认领行政处罚事项共2104项(含文化及旅游领域141项),认领率100%。打造“蓝盾助企”行政检查优化提升项目,创新“四色码”分级分类数字化监管。在夯实“景区检查对象库、检查人员库”两库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执法数据回流实际,对工地、餐饮、燃气等10类业态300多家企业(市场主体)开展赋码展示,为精准监管提供数据支撑。组建“最小作战单元”7组,切实提升“快速响应、协同处置”能力。
2.“执法服务助营商”持续优化。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并举,落实“综合查一次”机制,推行“一月计划早知道,计划以外无检查”,“一网统管”制定检查计划33起,合并检查任务15项,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执法,以“有温度的监管”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严格落实“亮码”检查,亮码检查率、联合检查率、检查公示率均为100%。秉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指导完成信用修复、帮扶企业4家。推动送服务、送宣教“进企业”“进工地”,开展培训宣传11场,覆盖企业人员超过600人次。
3.“纾困解难惠群众”持续强化。用好“1+1+8+N”根治欠薪风险防控体系,实施“执法护航 安薪安心”专项行动,为478名劳动者依法追讨欠薪730万。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联合市监、公安等部门开展西湖龙井联合执法4轮次,闭环整改问题5个,确保春茶生产销售安全有序。推进“两噪声一污染”治理,检查在建工地35次、餐饮企业15家,立案查处运输车辆污染案件5起,整改噪声问题48项,切实做到还“静”于民、还“净”于民。
(五)树形象筑品牌,“立体宣传”有声有色
1.宣传报道精准精确。围绕“一争创两打造”“信访大比武”“‘五一’执法管理”等主题,全网刊播报道172篇(条),其中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央媒12篇(条)。举办“选题碰头会”6期,策划提炼“热血筑爱”“蓝盾善读”等重点选题、热点专栏20余个。《“蓝盾玫瑰”守护西湖》获《人民日报》刊发点赞。青年队员登上央视《成语探华夏》舞台,充分展示景区“执法蓝”风采。
2.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强化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10余场。围绕“送法迎春 非遗传承”主题,邀请20余名海外留学生春节期间体验非遗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联合市城管局、公安和属地管理处等部门,举办“法润西子,文明同行,共守一湖山水”执法开放日2场,发放普法宣传册800余份,提供法制咨询超1000人次。
3.金字招牌不断擦亮。围绕打造一流柔性服务品牌,推动“西湖女子巡逻队”提档升级。举办“刚柔相济·智治共融”两省三地女子巡逻队经验交流活动,共同发布《新时代柔性执法联合倡议书》。聚焦重要节点、重大活动保障,提供咨询服务2400余次,开展应急寻人、归还失物等应急帮扶近20起。“西湖女子巡逻队守护游客安全”全网热度526.3万,荣登抖音杭州榜“TOP10”。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景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紧扣“一争创两打造”奋斗目标,大力弘扬“六干”精神,突出学习教育、保护管理两条主线,强化执法亮剑、改革牵引、安全筑基,着力在优作风、强主业、促发展、展形象上求突破,以一流面貌、一流状态,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各项工作,为推动千年“文化名湖”传承发展提供坚实执法保障。
(一)聚焦党建统领,争创队伍建设景区样板。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警示教育、制度完善、常态督查等形式,一体贯通“学查改促”,以学习教育实绩保障“四全四有”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制度,创新深化“党员冬训”“执法大讲堂”等载体,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蓝盾护湖1244”为牵引,以“一支部一品牌”为抓手,推动基层党建品牌规范化、特色化、矩阵化。发挥好综合考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开展“六干争先 勇争一流”月拼季赛年考,全面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推动重大项目、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开展“夯基立制 常态长效”制度梳理,推动队伍规范化建设再上台阶。完善“正向激励”“优进拙退”效能机制,精准实施“青蓝工程”“助跑行动”,选拔任用“狮子型”“黄牛型”干部,确保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方向。
(二)聚焦中心大局,打造安全治理示范标杆。加强部门联动、属地协作,常态化开展全域面上集中整治,动态推进建筑垃圾、餐饮油烟、毁林建墓等领域专项治理。优化节假日、旅游旺季“平战转换”执法管理模式,持续打击野导、黑车、诱购等顽疾,着力营造更优质的旅游环境。围绕做好少年宫广场、907医院等跨区点位保障,探索“三区+公安联合执法”,形成强大声势。完善“单元协同、分级响应、闭环处置”机制,推动各中队最小作战单元实体化运作。加快数智指挥中心2.0版落地,打通与省“大综合一体化”平台对接通道,优化监测预警、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等模块,推动4G单兵、车辆定位、实时监控等多源数据高效流转。推进“执法护航 安薪安心”专项行动,确保劳资领域安靖向好。充分发挥省级“枫桥中队”机动中队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打造“枫桥经验”雁阵化、集群化。
(三)聚焦执法办案,强化主责主业担当作为。围绕打造一流执法办案能力,紧盯狠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涉及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林业林政等违法行为,力争查办一批典型大案要案,提升执法威慑力。加大对无证摄影兜售、伤害野生动物、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等问题查处力度,深挖根源、具体分析、精准出击。坚持常规执法事项和专业执法领域相结合,推动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管理再到系统治理。讲程序、重规范,定期开展案卷评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执法案例指导,提升办案质量。总结复盘,不断提升办案质效,推动频发问题从执法查处到源头防控转变。严格落实“执法即开机、过程全纪录”,全面提升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案件差别化管理制度,对重点领域敏感案件予以重点关注,制定复审流程,确保案件无瑕疵。
(四)聚焦守正创新,推动改革赋能服务协同。纵深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和“最多查一次”改革,争创全省功能区执法改革的示范典型。树立全队“一盘棋”思维,深化扁平化指挥架构,以“一支队伍管执法”赋能基层治理。推行“包容审慎+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进一步推动西湖街道中队下沉扎根、加强与街道联动,实现责权一致、责能一致。强化西区中队、南区中队、机动中队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用房选址、装修设计等各项事宜。健全完善“属地吹哨、执法报到”机制,深化水域管理处“1+2+2+N”城建队员执法试点。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梳理不同经营主体执法检查事项,定期评估、调整完善不予处罚清单,推行“一月计划早知道,计划以外无检查”,为企业减负赋能。加快“四色码”分级分类数字化建设,不断优化颜色赋码规则,实现对企业的动态化监管,同步提供全周期全流程服务。
(五)聚焦擦亮品牌,讲好蓝盾护湖暖心故事。以争创“全国青年文明号”为抓手,加强与各县(区)市联动合作,从“点上示范带动、线上拓宽载体、面上协调联动”三维发力,着力擦亮女子巡逻队“金名片”。以“杭城小萌管”“红领巾e站1013”“执法开放日”等品牌活动为依托,紧跟社会热点和导向,联动普法成员单位,推出更多“互动治理型”西湖景区特色体验项目活动。建立重大主题宣传常态化机制,形成前期预热、现场执行、二次传播、结果运用等闭环式宣传。精心策划系列专题专栏、主题报道和言论评论,以平实视角讲好“蓝盾护湖”暖心故事。健全完善网上正能量传播机制,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扩大“执法蓝”好声音网络对外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