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索引号: 001008001026149/2022-000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1-04
发布单位: 名胜区管委会 主题分类: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2- 01- 04 16: 35 访问次数: 来源: 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2021年,西湖遗产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申遗成功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迎亚运倒计时一周年为契机,积极落实市、区各项决策部署。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2021年主要工作

   一、增强政治自觉,坚持用党建统领各项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等。通过及时跟进学、持续深入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中心工作特点,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开展红色走读活动。持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今年1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党员大会决议成为预备党员,2名同志成为入党积极分子,1名同志提交入党申请书。以党建引领中心重点工作,把党员固定党日活动与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遗产点巡查、石窟寺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把党建延伸到工作第一线一线,实地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二、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

   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是管委会2021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中心作为活动承办单位,从方案编制、活动策划到最后落地实施,持续发力,推动庆祝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活动顺利开展。开展“走进一片湖读懂一座城”活动,发布西湖、西溪10条走读线路;开展“西湖说”“西溪说”文化达人征集活动,发动社会力量扩充双西讲解员队伍;开展主题讲座培训,进一步满足公众对双西旅游讲解的新要求;联合新浪微博等强势新媒体,举办“双西寻秘境·沉醉不知归”活动,通过微博美学达人线上传播西湖西溪美学文化,产出微博内容67条,累计阅读量1000W+,西湖超话上线3天,荣登超话推荐榜第八名,旅游榜单第九,累计参加任务5000+。赋能新“双西”,推出全国首个以文旅IP为中心的文创设计产品库“设计 IN”,面向全社会征集优秀设计案例,完成30个品牌,100余件产品报名入库。举办3场系列专题讲座,现场参加人数近200人,网络直播观看近万人次。开展“我与西湖一起过生日”活动,从小朋友的角度表达对西湖的美好祝愿。设计发布西湖西溪微信表情包。组织撰写《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十周年保护状况报告》。联合微信、微博平台开展寻找“双西锦鲤”互动活动等等。组织并完成“庆祝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暨‘西湖日’系列活动开幕式”活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良渚古城、运河扬州段、运河杭州段、安徽黄山等8处遗产地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地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联盟。

   三、坚持守本创新,大力提高遗产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重监测,加大巡查力度。对景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点)和世界遗产点实行常态化安全巡查和专项检查,针对景区内正在实施的文保工程项目或安全隐患比较大的文物遗产点加大巡查频率,截至目前共巡查220次,发整改函22件。持续开展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点本体病害监测数据采集工作。推进湖州会馆保护修缮工程。推动石窟寺管理、考古、保护与利用水平,以“西湖南山造像”、“飞来峰造像”、“良渚和南山造像”为主题,实地举办杭州石窟寺造像保护培训。

   (二)强监管,做好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修编)(2021—2035)》项目,着力推进修编工作进展。目前规划修编已初步完成前版规划实施及适应性的评估工作,计划今年底初步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明年完成规划修编的后续报审工作。此外,2021年遗产区共组织召开17个工程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估会,其中南高峰考古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组织了两次审查会议后通过,其余项目全部一次通过遗产景观影响评估。缓冲区及以外区域,我中心秉持“保护西湖遗产,合理利用发展”的原则,共参加5个项目的遗产影响评估会,提出了西湖遗产保护有关意见与建议,努力以最小的干预,为西湖世界遗产“保驾护航”。

   (三)数智赋能,谋划遗产保护新举措。扩面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动态监测网,依托景区综合管控系统、景区时空地理信息平台、景区数据目录,输出西湖世界文化遗产三维监测管理数字场景应用方案;启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监测预警体系指标提升项目;扩展城市大脑文旅系统“20秒入园”、“30秒入住”场景应用,完成7个场馆的社保卡“一卡通”开通工作;开展断桥视频客流监测国产化设备试点工作,为景区客流监测的实效性、准确性提供必要保障。

   (四)多元吸纳,焕发文旅新活力。充分利用微信、学习强国、西湖西溪景区“红色印记”、“百家讲述人”等网络平台,开展世界遗产线上宣传工作,发布推文28篇,视频19个,微博超话400余帖,合计收获约4万阅读量;持续发挥西湖文化特使作用,完成第九届西湖文化特使招募,开展《讲给孩子们听的西湖故事》系列课程的“西湖文化特使进校园”活动,举行以“杭州工业历史”、“宋韵文化”为主题的“原地旅行·走读杭州”活动,西湖文化特使项目获亚太地区2021年世界遗产青少年优秀案例。探索文旅合作新领域,在网易人气手游“我的世界”中植入西湖西溪文化,举办“缘起三生·三生石脑洞大赛”,推动西湖景点及其背后文化故事的传播。充分挖掘南宋文化、双西文化内涵,开展西湖西溪讲解先锋队培训。不断扩大景区文创产品社会效应,选送的文创产品在“创·艺在路上”2021杭州文旅创意大赛上斩获10个奖项。策划并举办了“百县千碗·双西食韵”景区特色美食评选活动,景区队伍在杭州2021金牌美食评选活动中8道菜入选,为催生新消费热点,品质旅游注入新活力。

   (五)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抓住遗产保护发展新机遇。组织编撰由中宣部文艺局联合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文物局、国家林草局共同组织的《世界遗产在中国》系列丛书《世界遗产在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全面梳理西湖文化遗产内涵,完成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暨“西湖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从而拓展丰富西湖遗产文化元素的利用领域。新开课题2个,分别为省级课题《西湖文化景观预警监测研究——以西湖石质文物为例》,区级课题《世界遗产客流监测的技术手段及策略研究——以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为例》。

   回顾2021年,我中心面对挑战不退缩,抢抓机遇不懈怠,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视野、创新的举措有效破解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中心完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轮定期报告工作受到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好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21年度监测报告》被评为“浙江省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21年度优秀监测年度报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腊梅丽娜·梅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和管理国际奖提名。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杭州举办亚运会之年,更是杭州作为一线城市展示国际化的关键之年,西湖西溪作为杭州的眉目,作为城市会客厅,做好来年工作意义重大。

   2022年工作思路

    一、以宋韵文化为主基调,深化研究阐发

   全面梳理双西宋韵元素,厘清双西宋韵文化脉络,形成完整的宋韵基因库。组织基层文博人员定期轮训,充分利用西湖文化特使、双西先锋讲解员、西湖西溪文化达人等内、外部资源,提升双西讲解服务质量,有效推动吴越文化、南宋文化、茶文化、官窑文化等景区重点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传播和交流。探索多学科合作研究模式,整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力量,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稳定的宋韵文化学术科研队伍。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国内其他遗产地、石窟寺的保护合作,开展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推动建立南方石窟寺结好关系。

   二、以安全为主责,落实遗产监测巡查工作

   尽快完成《西湖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用规划来指导遗产保护和监测工作。优化西湖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监测和巡查监管工作,扩大遗产和文物监测范围,将梵天寺经幢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文物健康评估,加强遗产本体、土遗址病害监测研究和保护,以石窟寺保护的契机,开展南山造像、飞来峰造像等的水文地质调查、病害监测,全面提升石窟寺保护能力。加强文物安全工作力量,将各类文物安全防范工作纳入景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框架中推进落实。

   三、以科技为助推,促进数字化保护利用

   充分利用西湖文化遗产十年数字监测成果,开展以预防为先的遗产预警体系和监测标准化、规范化编制,确立西湖文化遗产监测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在西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找最佳支撑点,实现双赢发展。强化景区遗产监测、文物保护技术集成和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依托城市大脑、数字园文、数字景区等平台,发挥数字资源管理和共享共用作用,完成西湖遗产平台优化升级。分区域、分重点指导开展文保点、历保点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和安防设施覆盖。利用三维数字测量、三维扫描等技术,分批、分阶段开展景区造像(摩崖石刻)数字化扫描、数据收集和数字测绘工作。考虑到技术迭代更新的问题,像素、清晰度等参数可逐步提升,分层分阶段迭代,使后面的技术平台可以兼容前面的成果,满足出版、利用等的需求。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