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索引号: 001002001/2018-1588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8/2/12 17:00:50
发布单位: 名胜区管委会 主题分类:
有效性: 有效
市绿化管理站2017年度工作总结及2018年度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18- 03- 12 00: 00 访问次数: 来源: 绿化站


 

2017年度,杭州市绿化管理站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重点突出,城市绿化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1、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花落杭州。1031日,杭州被住建部正式命名并授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是浙江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目前国内副省级城市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市绿化站在人员配备、专业技术、后勤保障、统筹协调等方面积极配合并协助市园文局(市城区绿化办),期间开展了大量创建准备工作,让城市景观得以持续提升和优化,让杭州成为高配版的、名副其实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城区绿化彩化成果大放异彩。紫薇、月季等夏季木本花卉花期调控水平趋于成熟,为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杭召开期间营造出靓丽的城市景观;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球宿根花卉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和推广,带来的靓丽一夏赢得了市民的称赞,自然、经济、节约型园林探索性实践成效显著。

3、行业素质提升成效显著。市绿化站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认真筹划、积极探索,多次联合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在行业素质提升方面做文章。如围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屋顶绿化营建、施工养护技术等主题举办培训11期,约1500名行业技术人员从中受益,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明显提高。

()科学创新,城区绿化事业加速发展。

1、全新网上投标系统正式上线。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取消的大背景下,市绿化站将“互联网+”、“最多跑一次”服务改革与园林绿化招投标工作密切结合,在促使窗口服务得以提能增效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网上招投标系统升级管理工作。

2、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杭州市园林绿化市场信用评价系统》平稳上线,在招投标市场运行监管过程中初显成效。园林绿化诚信管理系统采取企业自主上报、监管单位审核备案、第三方机构鉴别采集汇总的模式进行信用数据的收录和采集,并定时将汇总信息在杭州绿化网上进行公示。全年共收录企业235家,开展了三期的信用排名工作;信用评价系统已与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建设进行有效对接,并在地铁建设项目中对绿化苗木迁移工程中使用。

3、养护管理第三方监管模式实效显著。养护管理第三方监管模式启动一年多来,有效缓解了养护市场全开放模式下市场主体与监管力量之间的对比悬殊状况。同时,在进一步明确城市绿地监管服务和巡查重点的基础上,我站进一步强化对第三方巡查队伍人员的专业技术指导和规范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让第三方监管力量更好地服务城市绿地长效养护,真正发挥好绿化养护市场“审计师”、公共财政投入 “守业人”、精细化作业“引领者”的作用。

()中心明确,推动城区绿化行业管理的持续深入。

1、城区绿化管理卓有成效。全年共依法受理园林绿化项目招标报建266个,投资总额10.97亿元,进场交易项目按时办结率100%。共竣工园林绿化项目60个,新受理的质量安全监督项目76个,工程造价5.3亿元;共检查在建工程500余次,提出整改意见2000余条,累计发出整改通知单16份;监管施工养护期工程225个。城区绿化养护质量检查记录总数为15.72万条,全年共发生市级检查抄告问题数1126个,整改完成率为98.35%,整改完成及时率为97.06%

在招投标监管中,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推出多项业务精简措施,着重提高窗口办事效率和监管科学化程度;在工程质安监督管理中,着重抓好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规程和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落实;在养护管理中,加强在专项检查为抓手,促进和提高了整个杭州城区的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同时,研究推广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环保型防治技术,对重点病虫害集中防治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和技术指导。

2、扎实完成名胜区建设管理目标任务。全年共受理名胜区小型建设招标投标项目164个,项目投资额7463.6万元,进场交易项目按时办结率100%;新受理工程监督项目5个,竣工工程2个,出具限期整改单32份,建设工程局部停工施工整改指令单3份,处于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程序的项目共12个。

为做好名胜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我站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规范,积极探索陈设文化类项目、地质灾害项目等非建筑业资质项目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并认真开展系列专项检查,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3、探索爱绿护绿的社会化管理和宣传方式。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在全市范围内营造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互联网空间及时推送行业发展动态,发挥好杭州城区义务植树护绿服务中心的群众爱绿护绿平台的作用。积极参与并组织开展系列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在“共建科普新课堂 共享美丽新家园”科普活动中,举办科技报告会13场、8所学校、4个社区参与其中;在“科技引领绿色 绿色创造生活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活动日活动期间,走进10所学校、4个社区,让近2000人受益;拍摄微电影《我们的一天》、开展“最美紫薇”、“最美秋色景观”评选活动,让全市人民共享、共赏绿化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更为浓郁的保绿护绿爱绿氛围。

二、取得的主要效益

(一)社会效益。

1、为杭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 城市”在人员配备、专业技术、后勤保障、统筹协调等方面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协助,让杭州成为高配版的、名副其实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通过对紫薇、月季等木本花卉进行花期调控,使得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杭州召开期间,全城景观呈现紫薇摇曳、月季怒放的靓丽一笔,为学运会的召开添彩增色;

3、积极探索球宿根花卉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和推广,为市民营造野趣、美丽景观的同时,自然、经济、节约型园林探索性实践成效显著;

4、围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屋顶绿化营建、施工养护技术等主题举办培训11期,约1500名行业技术人员从中获益,促使我市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得以显著提高;

5、网上投标系统全新上线,监管“大数据”建设和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招投标工作的效率、让城市绿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详实体会到“最多跑一次”及“互联网+”工作带来的便利与高效,让低碳、高效、科学、规范融入城市园林绿化招投标管理工作;

6、《杭州市园林绿化市场信用评价系统》在招投标市场运行监管过程中成效初显,并在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涉及绿化建设工作进行有效对接,确保地铁项目复绿质量及景观效果;

7、城区绿化养护管理服务工作第三方监管模式有序推进,在有效解决市场主体与监管力量悬殊关系的同时,通过点对点专业技术指导,进一步加强第三方巡查队伍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城市绿地长效养护监管力度;

8、城区义务植树护绿中心持续开展护绿、爱绿、植绿等科普活动,组织群众性爱绿护绿活动成效显著,且护绿使者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反响较好;

9、城区抗灾应急组织管理能力、养护专业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病虫害天牛防治过程中成果喜人,紫藤养护技术显著提高。

(二)经济效益。我站是财政补助的监督管理型事业单位,工作职责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所有的办事和监督项目均不收取费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

2、名胜区建设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四、下步打算。

在“后峰会 前亚运”的重要时期,在杭州成为高配版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同时,我站一方面要在后峰会的高标准上精益求精、一方面还要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理论依据,紧紧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牢固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之以恒、开拓创新,从依法行政强化监管、科技创新、抓好主要矛盾等方面着手,谋求城市绿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坚持依法行政,用法治规范市场监管。

1、持续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园林绿化市场监管实际,持续推进园林绿化市场诚信综合评价系统的管理,并进行完善性建设等工作,使之成为稳定和发展我市园林绿化招投标市场的重要抓手和监管措施。

2、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改革。通过大数据、电子招投标系统、各类网络媒介平台的运用,进一步简化窗口办事流程、提高窗口服务质量,让“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改革工作落实、落细并得以持续推进和优化。

3、持续推进工程质监法治管理措施。突出园林绿化工程和建设工程监管程序更加合法、合规,在强调依法监管的同时,从质量安全监督程序、施工质量、施工文明等方面持续增强工程建设规范性管理问题,发挥市场监管和现场管理的有机联动,以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和手段抓好市场违规行为的查处工作,从总体上把握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品质和建设质量。

(二)持续开拓创新,用科技助力智慧园林的发展。

1、园林绿化网上招投标系统全面铺开。科技引领发展,发展提高效率,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市绿化站将在2018年初,在园林绿化招投标项目中全面推广网上招投标系统,从根本上实现园林绿化项目电子化招投标工作。

2、城区绿化养护管理建设更加规范高效。结合体制现状,持续优化城区绿化监管模式,在城区绿化养护抄告系统中推出微信客户端抄告应用平台、借势借力数字化城管信息,让城市长效养护管理无处不在,让监督和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更进一步提升城市科技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3、认真发挥好科技引领工作。突出新科技、新品种、新规范、新标准的创新,重点推进生物防治、养护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扎实开展符合杭州实际的新优植物品种推广工作;以创新和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新标准为契机,促进城市绿化综合管养水平的提高,合理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定额标准,并积极做好各类课题申报、调研和结题工作。

(三)突出抓主要矛盾,用制度强化园林工程的管理。

1、抓好重点环节监督管理工作。加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专项检查;抓住台风、洪涝、干旱、冰冻以及“十一”、“五一”等时间节点加强园林绿化和名胜区建设工程的监督;提升园林工程施工养护期的监管要求;加强无物业小区、古树名木、高架挂箱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监管力度,继续探索和建立一套适用于杭州城市应急抗灾响应模式,提高城区绿化的综合抗灾应变能力。

2、提升城区绿地的养护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在第三方监管模式的实践运用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细化和优化该模式运行管理方式,并加大力度推进养护精细化和专业化管养水平;继续强化和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知识技能,进一步完善长效养护管理相关工作机制和办法,在持续践行“两山”、“两鸟”理论的同时,精准发力,扎实推动城区绿地养管水平持续提高。

3、执行刚性规范。对重点工程和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督和重点把控,尤其是对涉及结构安全的环节进行重点督查,严把质量、安全关。另外,在公共绿地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严格把控土壤改良、苗木规格质量、植物检疫、扬尘控制等关键节点工作,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4、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培养工作。结合工作实际,面向一线作业人员重点开展标准规范、作业技术、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着力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从而带动行业综合水平的发展和提升。

5、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寓管理于服务,“少设路障、多设路牌”,做到程序、管理、服务“三到位”,努力提升服务满意率。

站在新时代历史发展的节点,我们将在杭州被正式授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在“后峰会前亚运”的关键时期,努力顺潮而起、与潮共舞、勇立潮头。让我们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情投入各项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在2018年谱写出城市绿化发展新篇章!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