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都四序 | 宋人多出来的两夜灯会,是钱王爷“全场买单”? |
||
|
||
5月11日,“宋都四序——南宋临安城的节俗风物”展正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持续展出中,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吧。 南宋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记录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掲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有个叫田登的人去地方上做官,宋代开始,避讳成为一件逐渐严格的事情,田登自己的名字叫“登”,就不许下属说所有和“登”同音的字,所以这个州就把“灯”叫做“火”。到了元宵节,州吏就发了一个官府榜文:“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衍生出了一个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还可以知道许多有趣的信息,比如宋代的元宵节,州城会有一个灯会,而且特许周边的居民都进入城中观赏,这个灯会的时间是三天。 在古代,元宵节就是一个狂欢节,唐代的首都长安城,一年四季都有宵禁,在黄昏以后,长安城就会响起宵禁的鼓声,除非是紧急公务、婚丧、急病等特殊情况,否则不得擅自走出所住的坊到大街上,被街上的巡逻队抓到就是“笞二十”。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元宵节,一放灯,长安城就是“金吾不禁”,人们就会纷纷出来逛灯会。 到了夜市文化发达的宋代,元宵节就更热闹了,上述的州城就有三天灯会,这三天也是夜市最喧闹的时候,而有一个城市却特别特殊,元宵节直接放五天灯会,这个城市就是北宋都城开封。 【南宋】马远:《华灯侍宴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开封之所以有这个特殊待遇,并不仅仅因为它是首都。更重要的是有位“金主”“全场买单”。 北宋的赵德麟《侯鲭录》卷四有一个记载: “京师元夕放灯三夜,钱氏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夜灯,因钱氏而添之。” 原来开封府放灯会,是从正月十四开始,十四试灯,十五闹灯,十六落灯。吴越国钱氏纳土归宋以后,就进钱多加了两天灯会,于是,开封城的灯会就闹到了正月十七、正月十八。北宋初年的李遵勗就写词云:“帝城五夜宴游歇。残灯外、看残月。” 这,应该算是杭州的钱王送给宋朝人的一个“小福利”吧。 Tips:本次展览即将在5月20日结束,杭州的孩子们创作的秋季《花篮图》在展览中集中展示ing。 展览指南: 宋都四序——南宋临安城的节俗风物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承办单位: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支持单位: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筹))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 桐庐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4日-5月20日 展览地点: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西博馆区(南山路89号)地上一层临展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