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口相传到代代守护 邀你讲述吴山烟火里的非遗记忆 |
|
|
|
![]() ![]() 通讯员 胡珉珉 记者 俞倩 文 西湖景区供图 要说杭州老百姓感觉最亲切的山,吴山肯定是其中之一。沿着延安路,一直往南,老远就可以看到位于吴山之巅的城隍阁。这座元明时期风格的仿古建筑斗拱飞檐,似仙山琼阁耸立于吴山最高处,是杭州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 在城隍阁上凭栏远眺,可西望西湖、北观市景、东眺钱江、南览群峰,堪称杭城一大观景佳地。 吴山的烟火、城隍阁的钟声、周新祠的香火,都沉淀着老杭州的烟火人情。 2024年,“吴山城隍传说”入选第二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让更多老百姓了解这专属于杭州西湖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讲述城隍山的故事,近日,城隍阁正式向全市发布征集令,邀请大家加入“吴山城隍传说”口述者队伍,一同当非遗守护人。 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杭州人有专属于自己的“传说IP” “有事无事,城隍山走走。”一句老话,道出了城隍山对杭州这座城市的意义。 早在南宋绍兴年间,吴山上始建城隍庙,“吴山城隍传说”由此开始流传。到了明代,因城隍庙成为吴山第一大庙,且城隍“护城佑民”的形象深入人心,吴山城隍影响遍及全城,杭城百姓由此将吴山称作“城隍山”。 明代永乐年间,刚直清廉的“冷面寒铁公”周新蒙冤殉国,后受封“浙江城隍”,吴山也因此被百姓深情唤作“城隍山”。此后,百姓口口相传中,传说故事逐渐演绎,将吴山城隍传说与周新事迹相融。这些传说故事载体丰富,既有《明名臣琬琰录》《明史・周新传》等史书记载,也有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郎瑛《七修类稿》等文学艺术作品收录。清代时,吴山城隍声名远播,传说故事越发丰富,《吴山城隍庙志》更对其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与宣传。 如今,“吴山城隍传说”仍在民间流传,吴山城隍阁景区的文史工作人员和讲解团队是该传说的核心传承者。他们每年面向千万游客讲述这些故事,带大家走吴山、逛城隍阁,感受传说中的场景。 “起轿!恭请城隍老爷出巡!”今年端午节,吴山城隍庙“城隍巡游”民俗非遗活动在杭州城隍阁景区盛大开启。上午9时,巡游队伍从城隍阁出发,由城隍仪仗队引领,途经粮道山、河坊街,所到之处锣鼓喧天,舞龙舞狮、快闪表演等接连上演……为传承“吴山城隍传说”这一非遗代表性项目,让更多市民了解吴山城隍文化,杭州城隍阁通过举办城隍庙会、城隍学堂、城隍巡游等活动,邀请大家登临吴山,沉浸式参与文化活动,领略西湖非遗魅力。 成为“吴山城隍传说”口述者 一起来当非遗守护人 由于历史原因,“吴山城隍传说”主要依靠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和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融入了众多传说者的智慧和情感。经过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呈现了以“城隍文化”为核心要素的特点。在这些故事中,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思想,体现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也体现了极具本土特色的民生文化。 老百姓的口口相传,让“吴山城隍传说”以深厚的“城隍文化”为灵魂,根植于杭州民间,历经千百年生生不息,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现如今,也希望更多“声音”的加入,通过群众智慧的演绎,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焕发新的生命力。 无论你是在城隍牌楼下长大的吴山老住户,或是见证周新祠重建或城隍阁落成的亲历者,还是酷爱研究老杭州的历史爱好者,城隍阁都欢迎你加入“吴山城隍传说”口述者队伍,一同传承保护这一非遗代表性项目。你的故事或将被写入非遗档案,成为城隍文化保护的珍贵文献;也可能融入文旅活动,通过城隍戏剧社、巡游活动等形式传播。 参与方式:关注“杭州城隍阁”微信公众号平台,点击“发消息”,编辑您的“故事概要+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后台。将有专人与您联系,记录属于您的城隍记忆。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