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志愿行,传统与环保碰撞出别样清明 |
|
|
|
清明前夕的西子湖畔,平湖秋月党群服务中心上演了一场“绿色”与“古色”的奇妙邂逅。4月3日,岳庙管理处用200份碧绿软糯的青团作请柬,邀市民游客共赴一场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春日约会。 四色垃圾分类桶化身“环保考官”,写有“粽叶”“化妆品瓶”等字样的卡片成了特殊考题。一位北方游客举着“龙井茶渣”卡片犹豫时,志愿者一句“易腐垃圾能变宝,处理后可是植物最好的营养餐”瞬间点醒众人。这种将杭州亚运会城市治理经验转化为趣味游戏的巧思,让垃圾分类知识随着欢笑声入脑入心。 现场展板上一组西湖疏浚历史照片与五水共治成效对比图,意外成为打卡点。从苏轼疏浚西湖到现代河长制,志愿者将治水故事娓娓道来,有家长现场给孩子补课:“你看这制作营养健康青团用的水,就和西湖水生态保护息息相关。” 10:30准时亮相的清明团子,包裹着更深层的绿色寓意。志愿者在发放时特意解释:“传统青团用的艾草汁,来自有机种植的本地艾草,包装也换成了可降解材料。”捧着青团的王阿姨感叹:“原来老底子的吃食也能吃出环保新花样!”市民游客们在学习环保知识之余,还能品尝到传统美食,纷纷为活动点赞。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还向游客宣传文明祭扫,发放防火手册。志愿者们耐心讲解着安全祭扫的注意事项,倡导以文明、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把文明祭扫的安全环保理念深入身心。 “我们想让大家记住的不只是青团的味道,更是这份‘传统+环保+安全’的美好配方。”生态环保是当代城市文明的注脚,清香扑鼻的青团是千年习俗的延续,而文明祭扫的倡议则为清明增添安全底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