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迁徙的翅膀 西湖畔的生命接力 |
|
|
|
春季是鸟类繁衍、迁徙的重要时期,也是杭州动物园(少儿公园)野生动物救护队的大家最忙碌的时间之一。3月27日,让我们来看看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 3月14日的早上,游客在西湖边曲院风荷那里发现一只萎靡不振的白色大鸟,急需救助。杭州动物园(少儿公园)接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安排救助队员出发前往现场。
需要救助的是一只西伯利亚银鸥(Larus vegae),初步检查没有发现受伤,但活动能力很弱。救护队员怀疑它在迁徙途中因为风雨天气而体力透支,落在了西湖边,于是便将其带回动物园。
西伯利亚银鸥,是鸻形目鸥科鸥属的大型鸟类。它还有一个大家可能更熟悉的美丽名字——织女银鸥。 西伯利亚银鸥在中国除宁夏、青海、西藏外,各省都有分布。繁殖于俄罗斯北部和西伯利亚北部,越冬于南方,常栖息于沿海及内陆水域,以鱼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它们喜欢成群低飞于水面上空,飞行时的样子轻快敏捷,还常常利用空气中的热气流滑翔省力。当成群的银鸥一起鸣叫,整个空间都会充满嘹亮的银鸥叫声,非常有气势。
西伯利亚银鸥为中国南部沿海至香港的罕见冬候鸟, 在渤海和黄海沿海为常见冬候鸟。 每年3月至4月,随着气温回升,数以万计的西伯利亚银鸥从华东、东南亚的越冬地启程,跨越5000公里飞往西伯利亚苔原繁殖,依赖沿途东部沿海的湿地、湖泊等停歇地补充能量。西湖正在它们迁徙路上。
刚被救护的西伯利亚银鸥,羽毛湿透,精神萎靡,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 回到动物园后,兽医立即为这只西伯利亚银鸥进行检查,发现它没有外伤,翅膀、脚爪的活动能力也都完好,但精神不佳不愿活动。救护队的大家松了一口气,只是体力不支,补充补充营养应该很快就可以恢复了。 动物园为它准备了小黄鱼和活虾,希望能尽快为它补充体力。但或许是因为体力透支太过,它并不能自己进食,兽医只能用填塞的方式帮助它进食。在经过3天的喂食后,它重新恢复了精神,能够自己站立和进食。又经过几天的观察,它进食状态良好,还会时不时伸展翅膀,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是时候让它回归大自然了。
恢复精神的西伯利亚银鸥眼神明亮,羽毛顺滑,和刚救护时有了明显不同。 经过6天的调养,这只西伯利亚银鸥终于迎来了它回归的日子。在3月19日,救护队带着它来到了钱塘江边,准备放归。放归地点之所以选择钱塘江而不是西湖也经过救护队的慎重考虑:一方面避开西湖游船干扰,提供开阔助飞空间;另一方面江海交汇处丰富的鱼虾资源更有助于其捕食和体能恢复。
当救护队员将大家伙放到江边的时候,它一路小跑冲进了江水中,先是用水洗洗羽毛,紧接着又喝了几口水,仿佛是在给起飞做准备,在呼扇了几次翅膀后便展翅而起,飞向远方。
希望你能顺利回到迁徙的大部队,一路平安到达出生的地方。 每一只穿越城市的候鸟,都是检验人类文明的试卷。共同关注候鸟生命线,让千年迁徙史诗永不落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