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到西湖边的“绿野仙踪”消暑去


发布时间: 2024- 08- 23 10: 31 访问次数: 来源: 花港管理处





8月23日,刚过了处暑节气,杭城依然高温在线。西湖边上哪里可以消暑赏景呢?

在杨公堤一侧,有一处幽静的景区——乌龟潭,春日里樱花盛放时,乌龟潭樱花树下游人如织。春日过后,褪去粉饰着绿妆的乌龟潭,鲜少有游客步入,碧波荡漾,满目皆绿,是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地方。

乌龟潭景区,离苏堤、太子湾等热门景点不远,却离尘嚣很远。这里水系与曲桥、亭台驳岸相连,是西湖边难得的静谧之地。乌龟潭水域东面经景行桥与西里湖相通,南面穿八盘岭路与浴鹄湾相连,是近年来游客游船最受欢迎的路线之一,三朋两友,一叶扁舟,两岸草色青青,暮霭氤氲,好不自在。

在乌龟潭景区内,还有于谦祠及永福桥两处有故事的小众景点。

于谦祠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在袁枚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与岳飞齐名,为西湖添色的于少保,就是出生于杭州,最终又归葬于西湖的明朝民族英雄于谦。

1457年2月,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两年后,于谦魂归故土,义子于康扶棺南下,将其遗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明朝弘治二年(1489),于谦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 "旌功祠"。

于谦墓前有一座石牌坊,坊额上镌刻四个大字“热血千秋”,是他一生的写照。于谦一生清正廉明,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力挽狂澜,终于扭转了局面,从而避免了民族生存的亡国之祸,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永福桥

永福桥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原称安福桥。历经明、清数度重建,在清顺治13年四度重建时改称“永福桥”。民国初再次重修时,其形制由拱桥改为斜托梁桥,即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孔斜托石梁桥。

该桥原位于桐庐县横村镇深畈村庄头,已废。2003年,为了给西湖增加新景点、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将桐庐的古永福桥迁移至乌龟潭景区内,按原样重建。

静谧野趣的乌龟潭,因为潺潺的流水而充满了韵味与灵气。处暑节气之后,暑热渐渐褪去,不妨去乌龟潭景区走走,在廊桥上,听风观景,发呆放空,静享优游恬淡的时光。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