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宋画与西湖丨米友仁心中的锦绣湖山


发布时间: 2023- 02- 28 16: 59 访问次数: 来源: 凤凰山管理处

    自迁都至临安城以来,画家们笔下的山水就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2月28日,让我们一起走进“米氏云山”。


米友仁《远岫晴云图》,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

    馆藏欣赏

    米友仁的《远岫晴云图》,纸本设色,纵24.7cm,横28.6cm,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画上有其另题小条绍兴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来赴朝参,居临安七宝山戏作小卷,付与廪收口。此图笔墨极为放逸,与其传世的其他长卷中圆浑平缓的山势迥然不同,应是受到了西湖实景山川的启发而创作。

    他的另一件名作《大姚村图》,虽未传世但屡见著作。此画作于绍兴戊午(1138)季春十一日,其所题三诗中第二诗结句为“武林秋高晓欲雨,正若此画云冥冥”,明显表露出西湖山水对其绘画的影响。而第三诗起首则云“三茅别有洞中天”,所谓“三茅”应是指位于杭州七宝山巅的三茅观。

    由此不难看出,米友仁来杭似常寓居于七宝山,因得纵观西湖山水之奇变。七宝山,即现今吴山的其中一支山脉,山顶有三茅观。

    三茅观,原名三茅堂,于宋时极为显赫,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因东都旧名赐额“宁寿观”,殿名太元,内奉徽宗御画三茅君像,因此而又得观名“三茅”。

    观中有七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作的南朝鼎,本为唐代澄清观旧物、上有河东薛泚铭的唐钟,诸遂良的小楷《阴符经》,吴道子的《南方星君像》,玉靶剑,七宝数珠,及轩辕镜。三茅观所在的山也因此被称为七宝山。


(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生平

    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小字虎儿,是北宋书画大家米芾的儿子。南渡后,他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也是高宗内府御用的书画鉴定人员;他的一些画作也与杭州山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士大夫中以奇异画风行世。

    米芾自称“以山水古今相师,少有出尘格者,因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更已”,从而开创了画史上极负盛名的“米氏云山”。


米友仁 画像

    米友仁画承家学,其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每画自题其画曰墨戏

    但实际上,米友仁的画作并不完全是“信笔作之”的纯粹“墨戏”,运用落茄皴(即“米点皴”)加渲染的表现方法抒写山川自然之情,其中蕴含着对江南真实山水的体验感悟。

    米友仁的画,是心灵对自然的直接反映,生气远出,仪态万千。他不是局限于自然物象的一时一地,或者一草一木,而是将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都收于纸面之上,云烟晦明,才足以表征我们心胸中蓬勃无尽的灵感与气韵。

    米友仁曾经谈到自己的创作方式: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