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常青 苏轼赋诗寄美叔 |
|
|
|
![]() 在飞来峰,有一品苏轼好友留下的摩崖题刻“晁美叔熙宁八年七月八日题”。这是晁美叔在大约950年前的夏季,来到飞来峰青林洞避暑的时候题写的。那么晁美叔是谁呢?12月28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探访这位苏轼好友留下的题刻。 晁美叔名端彦,字美叔。与苏轼是同年同榜的进士,两人常常诗文唱和,同为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门生。而且他的侄子晁补之,是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 苏轼第一次任满离开杭州是熙宁七年(1074年),第二年,40岁的晁美叔就来到了飞来峰。苏轼知道晁美叔来过飞来峰,就写了一首诗给他,《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诗里写道:“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苏轼认为,能体会到西湖真正美的,除了他自己以外,就是他的好朋友晁美叔了。而且他在诗中写道:“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在西湖山水中,飞来峰一直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说想要体会到真正的清净,就要秉退随从,轻装简行,甚至借着僧人的床睡一觉,不然“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或者读读苏轼山崖壁间的诗句,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洗去烦忧。诗中特别关照,如果遇到渔夫,交谈的时候若有心灵体会和感悟了,那这样的渔夫都是不一般的。买鱼的时候,千万不要跟他们讨价还价。所以苏轼认为晁美叔是能够真正和他共赏西湖美妙的一位好友。 唐宋的文人对于飞来峰,对于西湖这一片山水是非常钟情的。白居易说“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文人们寻桂子,就是在这片仙灵所隐的地方来寻找。苏轼说“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他就是我们千百年前最好的景区代言。 在飞来峰,除了佛教文化以外,其实是能够看到、感受到中国的古典山水对于世人的滋养,以及文人们达可以兼济天下,退可以寄情山水的情怀。当然,这里也是我们现代人安放心灵的最佳选择地点。抽空来寻寻这段藏在山崖壁间,跨越了千年,有关于苏轼,有关于西湖的友情凭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