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塔公园,回望浙江省第一条铁路的历史 |
|
|
|
11月14日,漫步在钱塘江畔的白塔公园,闸口站站牌引起了小编的注意。这是浙江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江墅铁路的起点,同样也是杭州铁路史的起点。虽然早已停用,但是这斑驳的铁轨、古旧的站牌、老式的蒸汽火车头记录了杭州铁路工业并不平凡的开始。 1906年的11月14日,还是早上9点多的光景,一个身着布衣短褂、足蹬蒲鞋的“庄稼人”搓了搓手,举起一把铁锹掘了一抔土,宣告:江墅铁路开工了。话音刚落,四周掌声雷动,围观的老百姓们连声叫好。这可是杭州乃至浙江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造对中国近代铁路工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苏杭甬铁路草约》,约定向英国借钱修铁路,而路权属于英国。当时舆论一片哗然,各界有识之士愤愤不平,“中国的路权,为什么要交给外国人?”由此浩浩荡荡的“保路运动”就此展开。浙江的爱国绅商们率先行动了起来,筹资成立浙江铁路公司,并下定决心,“这条铁路我们自己来修!”而铁路公司的总理汤寿潜正是那个挖了第一铲土,宣告江墅铁路开工的“庄稼人”。 为了筹措修路资金,汤寿潜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每股5元,号召社会各界认购路股。“一人十万股、五万股不嫌多,一人一股不嫌少”。消息一出,社会各界纷纷响应。一时间,无论是工人、商贩、农民,还是学生、店员、僧侣,甚至是乞丐都踊跃认购路股,大家能出多少出多少。据统计,当时浙江铁路公司5元的小股东足足有16000多户。正是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股东,这条铁路得以顺利建成通车,沟通起钱塘江和大运河之间的水陆交通,为杭州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之后再到沪杭铁路,浙赣铁路,见证了杭州铁路的蓬勃发展。 如今,当再次站在曾经的铁路起点闸口站,回望江墅铁路,会发现这条铁路着实不长,绕着杭州城的老城墙由南至北总共不过16公里。但是,短短的铁路承载了百年飞驰发展的历史。而我们的社会发展,不也正如这铁路一般,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飞驰出了“中国速度”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