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飞来峰里的唐代题刻 |
|
|
|
![]() 在目前的西湖景区,如果您想要寻找一处历史悠久且有明确纪年的摩崖题刻,那就非唐代泉州刺史乌重儒的题刻莫属了。10月30日,小编就一起带大家一起去寻找位于灵隐飞来峰景区龙泓洞洞口的唐代题刻。该题刻共有三行字,字径寸余,虽有残损,但是依然可以读出记载的内容“泉州刺史乌重儒宝历二年六月十八日赴任过游此寺”,宝历二年即公元826年,这方题刻距今已有近1200年历史了。 细细品味这处题刻的字体,它体现着唐代楷书的风格,结体宽博开张,笔墨丰腴,书写自然,有颜书笔意。 清代浙江巡抚、金石学家阮元,曾在他所著述的《两浙金石志》中记录这块珍贵的题记,书中介绍乌重儒其人,《唐书》无传,其官泉州刺史,可见于何乔远《闽书》,但称宝历中任,其事迹亦不载。 此外,在《福建通志》卷二十三中也有乌重儒在福建任官的记录。清乾隆年间,倪涛所著的《六艺之一卷》卷一百十中也记载着这处乌重儒题名的内容和位置。 乌重儒,应为唐宪宗时期名将乌重胤之族兄弟。唐代的乌重儒虽然并不是十分有名望,相信他也有着为官一方,造福于民的信念。在赴任泉州之前,乌重儒来到山清水秀的飞来峰,用题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这一方山水的喜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祷。 自宋代起,历代的文人墨客只要来登飞来峰的,都会寻访前代刻石,以抒发思古之情。泉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希望您来到飞来峰景区,在礼佛问禅之余来寻找这一段与泉州有关的记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