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防患未然,开展“扫雷”作业


发布时间: 2022- 06- 16 12: 25 访问次数: 来源: 名胜区城市管理保障中心

汛期多雨,行走在路上最大的烦恼莫过于踩到松动的人行道板,溅到一身水。道板松动,也就是“水地雷”病害,它为什么总是反复出现?

在人行道铺设时,为方便人行道后期的维修,一般采用离缝铺设,道板之间会留有缝隙。经过长期的雨水渗透,及平时为确保道路洁净需进行的水枪冲洗,导致人行道基础松散;加之景区人流量大,大流量的反复踩踏加上雨水侵蚀,便导致了人行道板松动、破损等病害的反复出现。

为应对汛期多雨天气,提升市民游客出行体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市管理保障中心近期针对“水地雷”病害开展了专项排查和修复行动。以病害整治为主体,以基础加固为重点,以预防病害为依托,制定了整体修复计划。

引进新材料——“粘贴王”

针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松动、破损道板,景区城管中心经过一系列的测试,最终采用新型的人行道修复材料“粘贴王”对基础进行加固。

“与以前相比,这个材料牢固度增强了许多。粘贴王具有较好的耐渗性,雨水落到地面以后不容易渗透进人行道板。而且时间上节约了不少,修复好很快就可以步行了,有效解决'水地雷'顽症,为行人提供良好的通行环境。”人行道班组李师傅说。

市政工人首先在施工区域周围做好安全维护,娴熟地开挖破损的道板,对修复处基础进行清理;再将掺水进行搅拌后的“粘贴王”倒入开挖处,当倒入深度超过1cm时掺一些碎石,短短15分钟,新道板已经“就位”;最后再对道板宽缝处采用材料灌浆处理;等灌浆凝固,撤走安全维护,重新开放通行,整个过程在1个小时左右。

人行道集中扫缝——防患于未然

此外,为预防和减少“水地雷”病害的出现,市政工人防患于未然,对人行道开展了集中“扫缝”作业,重点对三台山路、双峰桥、龙井路等人行道进行集中扫缝,截至6月15日,已完成扫缝734平方米。

将“扫缝”作为一种预养护方法,它采用由黄沙和水泥配比形成的专业接缝材料对道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补和修复,可有效减小人行道板松动概率,使得道板更加牢固,不易松散破碎。道板的“颜值”和平整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景区城管中心将继续以“绣花精神”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以人行道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主动查找问题,持续发力,不断推进市政设施管养水平,以最美姿态迎接市民、游客的到来。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