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西湖“摩崖记”:北宋梁萧作“心印铭”


发布时间: 2021- 01- 29 10: 11 访问次数: 来源: 凤凰山管理处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很多文明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之中,而保留下来的摩崖石刻还在为今人述说过去的故事。1月28日,天气晴好,与您分享玉皇山上南石龙洞外摩崖石刻里的清风之气。


北宋梁萧作“心印铭”

    概

    “心印铭”题刻位于玉皇山南石龙洞外崖壁上。字龛高192厘米,宽165厘米,楷书,字径7厘米。题刻上部山石突出,形成天然保护罩,使得心印铭题刻少受酸雨等侵蚀,保存相对完好,字迹至今仍清晰可辨。 

    释文

 

北宋梁萧作“心印铭”

    录研究

    1.该题刻在清代阮元主编的《两浙金石志五收录为宋刻心印铭》条。登录了题刻全文,并详细记录题刻信息为“正书十四行,行二十四字,字径二寸”。

    2. 丁敬编著的《武林金石记》卷七中录为《沖羽书心印铭》条。除了登录题刻全文及基本信息外,还记录了题刻的外部山石环境、保存现状:“有巨石当路口,穿隙始得上,两崖对劈,其崖上隆下窣,日月风雨所不至。”并详细介绍了《心印铭》作者梁肃。同时,收录了陈谏著《心印铭序》。 

    简评

    《心印铭》的书法是典型的承唐古法之作。该书法通篇古穆端庄,结字中宫收紧,字势章法疏密有度,当为精心之作为北宋楷书的经典范本。较之唐楷毫不逊色。

    《心印铭》题刻中,首句“唐翰林学士兼太子侍读史馆修撰守右補阙梁肃作”,落款“钱塘讲律僧沖羽书。陶翼并男拱携字。天宋皇祐癸巳岁七月草堂僧慎微纠同志于石龙院之崖”提供了文章作者及镌刻者等信息。作者梁肃,唐代散文家。安定(今甘肃泾川)人,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幼逢安史之乱,9岁时,史思明攻陷洛阳,“因窜身东下,旅于吴越,转徙厄难之中者,垂二十年”(《过旧园赋序》)建中元年(780)至京师,登文辞清丽科,任太子校书郎。复受荐为右拾遗,以母老病辞。贞元五年(789),召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史馆修撰。

    梁肃是古文运动先驱作家。作古文,尚古朴,为韩愈所师法。梁肃信佛,为天台宗湛然、元浩弟子。作为天台宗的信徒梁肃对佛教的研究超过了很多僧人。北宋僧人赞宁感叹道,我们僧人往往有不懂得天台宗湛然的理论的,而梁肃却入门室,见宗庙之富”。他真正了解佛教思想并能“纪于文言,刻诸金石”。《心印铭》是梁肃佛教著述中的代表文献。经文的内容富含哲理,“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即此意也”,“心迁境迁,心广境广,物无定心,心无定境”,旨在倡导人们心境平和,信禅、坐禅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心印铭》是研究天台宗的文献。由于文章本身的价值,心印铭题刻在金石典籍中都有收录。此题刻是天台宗在杭州发展的例证。

 

《两浙金石志》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