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景观(三):“两堤三岛”景观格局 |
|
|
|
西湖文化景观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在9-20世纪世界景观设计史和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广泛的影响。 “西湖文化景观”6大类景观价值要素包括:西湖自然山水、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特色植物景观。 3月16日,我们来了解第三版块“两堤三岛” 景观格局! 西湖景观格局,又称“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它由5个文物古迹“白堤”、“苏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及它们所构成的西湖水域的观赏和交通格局共同组成。 “两堤三岛”是公元9——19世纪期间通过多次西湖疏浚工程不断增添营造而成的人工产物,“景观格局”是指由“两堤三岛”共同构成的西湖景观堤岛格局——它既是呈现为西湖景观的一种整体布局设计特色,又因其交通路线的内在关系而具备了湖山观赏的游览格局。它以纵和横两条长堤、点状分布的三岛分割出5片水域,共同构成景观框架。这种以堤岛分割和组织空间的方式,是中国景观设计中营造适度的景观空间尺度的重要手法,并融合了中国江南特有的湖堤景观风貌,形成了西湖代表性的景观格局特征。 湖中三岛象征了中国秦汉以降的“一池三山”的神话仙境形象,苏、白二堤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大文豪苏东坡、白居易所兴建,堤、岛格局成为西湖景观在中国和东亚影响和流传最为广泛的造园要素。 两堤——苏堤和白堤 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堤身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面积比约为1:5)。现堤全长2797米,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左右。苏堤上有六座始建于北宋的单孔半圆拱石桥。 白堤,是西湖上东西向的长堤,与断桥相连。白堤西与孤山相连,距湖北岸约300米,距湖南岸约2000米,分湖面为北小南大的两部分(面积比约为1:20)。现堤全长987米,宽33米。 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小瀛洲位于湖中部偏南,距南岸约500米,由中心岛和圆环外堤构成基本框架,堤岛间围合为湖中湖,外堤通过十字交叉的南北和东西向交通与中心岛相连,形成了全岛“田”字形的整体格局。岛上亭阁掩映,花木葱茏,构成经典的水上园林景观,总面积约76824平方米。 湖心亭位于湖中部偏北,小瀛洲岛的正北方605米处,为圆形小岛,面积约为5032平方米。该景点清代的院落空间范围和格局基本保存,整个院落坐西朝东,东南面建有临湖的观景亭轩,南面立有“虫二”太湖石碑一块,寓意“风月无边”。 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自东向西分别为石碑坊、喜清阁、振鹭亭。东端的石碑坊为三间四柱式,额枋之间的栏板上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所题“湖心亭”三字;中部的“喜清阁”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现为清代风格的歇山顶两层楼阁,方形平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西端的振鹭亭为沿用明代湖心亭建筑名称的滨水观景建筑,有两个方形攒尖顶敞亭套接而成。 该岛在清雍正年间(1723-1735)成为清“西湖十八景”之一“湖心平眺”,景观的审美主体主要围绕白天观赏时水中亭岛给人的仙境缥缈审美感受,以及夜晚游赏时空旷平静的夜晚和湖面引发的心性净化升华。 阮公墩位于西湖外湖中,湖心亭正西部196米,为圆形小岛,面积约为6253平方米。该岛为清嘉庆十四年(1809)浙江巡抚阮元主持西湖疏浚工程,以湖中清出的淤泥堆筑而成。该岛的兴建,丰富了西湖水面景观,增添了水中三岛象征“一池三山”蓬莱仙境的文化内涵,同时标志着历经千年的西湖景观“两堤三岛”整体格局的最终形成。该岛现为生态岛,植被繁茂,是野生鸟禽的栖息地,岛上建有竹质保护管理用房。 由此,西湖的山水与堤岛共同构成了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西湖景观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文化史迹等在上述格局框架之中错落分布,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西湖文化景观山水优美、人文荟萃、内涵丰富的显著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