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相印湖山间—西湖文物及摩崖碑碣展介绍 |
|
|
|
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博物馆承办的“我心相印湖山间——西湖文物及摩崖碑碣展”通过“湖山之境”、“佛意染心”、“风雅生活”、“石载丹青”四个版块,以杭州西湖博物馆馆藏文物、西湖周边碑碣实物及拓片、摩崖造像临摹精品等为载体,多方面展示西湖山水与人文精神的契合。 本次展览推出的70余件(套)展品,让观者在领略西湖不可胜数的人文财富的同时,更可浸润生活,赏阅湖山文化的特有魅力。 板块一:湖山之境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钟灵毓秀,犹如中国文人寻求天人共洽的桃花源,不仅滋养中国绘画史上的诗情画意,更成就湖山揽胜的千古佳话。自古以来,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心驰神往。 文人逸士,更是“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心追手摹,留下丰厚的旷世佳作,成为安放身心、寄托情性的方寸世界,而其中所呈现出湖山间或闲适栖居或优游雅集或访友追忆的无限意蕴,正是人与西湖情景交融和谐共处的自然观照。 精品赏析 明蓝瑛山水高奇徵行书茅玉媛花卉扇页 款识:1.蓝瑛为佺翁先生画。 钤印:田叔氏(朱) 为蓝瑛、高奇徵和茅玉媛三人合作作品,右边为蓝瑛绘山水,中间是高奇徵行书秋日泛舟湖上诗一首,左边为茅玉媛画花卉。三人中名气最大者为蓝瑛,蓝瑛在洒金扇面上作画,能够将笔墨运用自如,他采取传统的高远、中远、平远并用的构图法,山峦耸立,远峰直入云天,中景为山石坡角,丛树平林,山川云霭间隐现楼台殿阁;近景为坡陀沙渚,起伏变化无穷。在笔法上,所绘山石多用披麻皴,干笔皴擦,极少渲染,丛树平林多用横点,笔墨纷披,林峦浑秀,似平而实奇,自出新意,变化无穷,让人感受到秀润淡雅、萧散清逸的大自然意态。 清甲戌年孙桐西湖图绢本轴 款识:甲戌夏日,写于倚南草堂,啸谷。 钤印:孙桐(朱) 跋文:甲戌夏,余自东海帆归,啸谷挈朋侪觞叙苏堤,望南北两峰白云如絮,横界半山,树色湖光,阴晴掩映,即景为图。余因索归,持赠大雅清赏,更可为湖山增一佳话也。竹庵题。钤印:楷(朱) 孙桐,字华阶,号啸谷,安徽萧县人。幼习骑射为武学生。善书,尤工画,有名于咸丰时。《清朝书画家笔录》。 “双峰插云”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山、北山相对,峰巅各有古塔遥相对峙,而成插云之势。清《西湖志》说:“南、北高峰相去十余里,中间层峦叠嶂,蜿蜒盘结,列峙争雄,而两峰独以高名,为会城之巨镇。山势既峻,能兴云雨,故其上多奇云。峰塔高出云表,时露双尖,望之如‘插’,宋人称‘二峰插云’,为十景之一。春秋佳日,凭栏四望,俨如天门双阙,拔地撑霄,祥云缭绕,随风卷舒。”。 清吴汝谦武林明圣湖全图通景屏 款识:武林明圣湖全图,蓉叔吴汝谦绘。钱唐吴汝谦写。 西湖旧称明圣湖,方广三十里,南西北三面环山而会,城适障东面之缺。水自武林山溪涧缕注,下有渊泉百道汇而成湖,引水入城分上下两塘之河。仁钱海宁三县之民,仰溉田亩,盐漕商贾诸艘赖以转运。经国者兴水利焉。中亘旧堤四曰:白沙、苏公、赵公、杨公。新堤一曰:金沙。跨苏公堤为外六桥,跨杨公堤为里六桥,跨金沙堤为玉带桥。跨白沙堤为断桥,为锦带桥。孤山以东为外湖,苏堤以内为里湖,孤山以北为后湖。其间名人之庐,仙焚之宫与夫忠臣义士及功德之在民者,祠宇相望。他如亭台错峙,楼馆衔接,金碧璀璨,倒影如画,蓬莱瀛洲近在人世也。其景有十,曰: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双峰插云、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南屏晚钟、三潭月、雷峰夕照、断桥残雪。而西湖名胜星罗棋布如在几席间矣。 吴汝谦:字容叔,清末杭州人,善山水,喜用金粉在磁青纸上作画,作品取材多为地方名胜,名盛一时。 展览时间:2019年9月1日至10月18日 展览地点:杭州西湖博物馆(南山路89号)地上一层展厅 服务台咨询电话:0571-87882279 公交线路:公交12路、42路、K4路、K102路、K31路,钱王祠下车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