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科普周送出微生物小科普 |
|
|
|
常见硅藻-圆筛藻 常见硅藻—直链藻
每年9月的第三周,是杭州市科普宣传周。9月20日,在以“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科普日暨杭州市第33届科普宣传周活动接近尾声之际,西湖水域管理处的科普团队为大家送上一份关于硅藻的小科普。 硅藻,顾名思义就是含有硅,那么硅藻就是科幻片里说的“硅基生物”吗?难道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先锋?其实,硅藻只有外壳含有大量的硅。硅藻的细胞壁是由二氧化硅组成,与植物的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层保护壳质地坚硬,表面多孔却依然“刀枪不入”。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生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因为硅藻的结构特征过于多样,科学家在分类的时候发现不能划分入植物界,所以现在,科学界的共识是:硅藻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不等鞭毛生物(囊泡藻界)中的一支。 硅藻的细胞内还是由糖类、蛋白质等长碳链物质组成,不能算是硅基生物。精美的保护壳也是坚固的牢笼,硅藻生下来是多大就是多大,没有办法变形,也没有办法长大。那硅藻怎么生宝宝呢?硅藻常用一分为二的繁殖方法。分裂之后,在原来的壳里,各产生一个新的下壳。每次分裂,就会有一半的后代不可逆地变小一号,几代过后,一些运气差的硅藻,屋子可就小到没法儿住了。这时候,它们就会不再继续分裂,而是突然转为有性繁殖,雌雄配子合体成为复大孢子,重新铸造一个标准尺寸的外壳,继而又重新开始进入下一轮慢慢变小的历程。 硅藻分布极其广泛,大部分生活在开阔的远洋水域,但是淡水、蒸汽、泥土及潮湿的表面上均可发现。硅藻的一些种甚至会分布在2公里的高空。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 硅藻对环境很敏感,不同的水环境中硅藻的种类和比例不同,因此,硅藻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指示物种,被用于西湖水质监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