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红头鹭鸶”——池鹭 |
|
|
|
瞭望观察 觅食 栖息 一说起鹭鸶,人们就想起它们的特征——“三长”,嘴长、脖子长、腿长,它们分布很广,在江河湖泊,农田水库、沼泽湿地、溪流水沟等有水的地方均可见到它们的身影。随着西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变好,越来越多的鹭鸶出现在西湖水域,笔者已记录到苍鹭、夜鹭、小白鹭、中白鹭、绿鹭、牛背鹭、池鹭等7种鹭鸶。8月30日,笔者在西湖边拍摄到了池鹭的身影。 池鹭在西湖属于夏候鸟,一般三月底四月初来到杭州西湖,刚来的时候它还是穿着“冬装”(冬羽)的,没过几天就换上漂亮的“夏装”(夏羽,也称繁殖羽),然后开始了求偶、配对、筑巢、产卵、孵化、育雏等一系列繁殖行为,等幼雏“长大成鸟”,在八月底九月初它们开始脱去“夏装”,重新换上“冬装”,然后陆续离开西湖回南方过冬。 科普链接:池鹭属鹳形目鹭科,学名:Ardeola bacchus。体长约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繁殖羽:头及颈深栗色,胸紫酱色。冬季站立时具褐色纵纹,飞行时体白而背部深褐色。虹膜黄色,嘴黄色而尖端黑色,腿及脚黄色。 栖息于稻田、池塘、湖泊、水库、沼泽湿地等水域。以鱼、蛙、昆虫等动性物食物为食。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树上或竹林间,巢呈浅圆盘状,由树枝、杉木枯枝、竹枝、茶树枝及菝葜藤等组成,巢内无其他铺垫物。每窝产卵3~6枚,通常为4枚,孵化期20~23天,育雏期30~31天。分布于孟加拉国至中国及东南亚,越冬于长江以南广东、福建、海南岛、台湾和东南亚国家。 池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0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