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开展“捕捉天牛,保护树木”专项整治 |
|
|
|
“进入大暑,上蒸下煮!”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杭州进入烈日炎炎、热浪滚滚的“烧烤模式”,唯有空调可以“续命”,而此时西湖景区里的园林养护工作者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守护着西湖的“一花一草一木”。为了更好地保护花港的景观树木,花港管理处加大“马力”,再出“奇招”,临时成立“捕虫小分队”,对辖区范围内的悬铃木、樱花、柳树、红叶李等重要景观植物开展“捕捉天牛,保护树木”专项整治行动,抓住了人工捕捉天牛的最佳时期,成效显著。 夏季是天牛成虫活动的频繁季节,也是天牛幼虫危害盛期。天牛是树木最主要的蛀干性害虫,其幼虫生长蛀食于树干、树枝,日久会造成树干组织大面积蛀空,阻碍树木水分、养分流通,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同时会使病菌侵入,树势衰弱,危害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在台风季节,树木极易造成断枝、倒伏,危害极大,对市民游客和过往车辆造成安全隐患。由于天牛幼虫蛀食于树干中,药剂防治效果较差,因此人工捕捉天牛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该处依托花港植保工作室,组建了临时“捕虫小分队”成员4人,来自3个生产班组,既有质保专业学的学生,也有园林一线的技师,可谓个个都是抓虫小能手。根据天牛的危害特点,植保工作室准备了榔头、刮刀、一字螺丝刀、钩针、镊子等工具,并给大家配备了一些毒签。“捕虫小分队”成立后,大家立即对辖区范围内的树木进行仔细巡查,一旦发现天牛危害的痕迹,立马开展钩杀行动。如果天牛幼虫已经蛀食到了木质部,难以钩杀,便尽量掏木屑,插入毒签,通过熏蒸作用毒死天牛幼虫。 在这把人晒“化”了的季节里,“捕虫小分队”每天穿行在热浪中,走到腿软,蹲到脚麻,挥汗如雨,不放过任何一次捕杀天牛的机会。截至8月19日,“捕虫小分队”已对花港景区主要景点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共捕捉天牛幼虫194只,毒签处理32个天牛蛀洞。此项工作有效确保了景区树木健康生长,有力巩固了辖区景观面貌创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