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无障碍

“我心相印湖山间——西湖佛教艺术展”赏析


发布时间: 2019- 08- 15 10: 08 访问次数: 来源: 杭州西湖博物馆

    “我心相印湖山间——西湖佛教艺术展”于2019年7月21日开幕以来,前来观展游客络绎不绝。展览以艺术创作为主要表现手法,分观音造像画作区、佛教壁画区及石色山水区,画作题材或取材与散落于湖山之间的佛教传说与遗存、或表达西湖山水,更有取材与著名佛教经典的大型壁画。参展作品精彩纷呈,与西湖艺术氛围相得益彰。

展览精品赏析

《药师经变图》复原性临摹

    1928年,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的四幅大型壁画流失海外,几经周转,其中后殿东壁总面积达70多平方米的《药师经变图》被纽约收藏家赛克勒博士(Dr. Arthur M. Sackler)收购。1964年,赛克勒将壁画捐献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后被该馆永久陈列。

    为了使这幅流失海外的壁画精品在祖国重现荣光。从影像采集、复原损伤部分、铅笔稿整理到最后的勾线、上色,历经近两年,作者夫妇及其团队完成《药师经变图》的复原性临摹。

    画面正中端坐药师佛,身披红色佛衣,坦胸露右臂,身后有背光、祥云、飞天。药师佛两旁,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及其余各菩萨、神将陪伴左右,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药师佛,场面气势恢宏,令人神往,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勾线遵从元代山西壁画的长线、铁线描风格,尤以表现衣饰线条流畅。着色以朱、绿、青、白、黄等色为主,摈弃了强烈对比,追求雅致协调的单纯感。

作者 | 申古博/刘向红/申展桥/申吴舟/李涛涛

《十四世纪的十二药叉神将》

    十二药叉神将出自佛教大乘经典《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药师法门的护持者。十二药叉神将在昼夜十二个时辰,以及十二个月份里,轮流率领眷属守护众生。他们守护众生的时辰,刚好是从子时到亥时的十二地支,而其形象也与我国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有关。作者有感于药叉神将在佛经里生动的形象描述,决定创作一幅群像作品,以展现十二位神将的英姿以及他们身后八万四千护法的威严气势。

    从纸张到颜料的选择,作者都坚持采用中国传统壁画的绘制古法,使内容与气韵相得益彰。纸张采用厚麻纸,这种纸张的纤维感能够模拟壁画墙面的质地。颜料全部采用天然矿物颜料,媒介剂则选择天然骨胶。此外,画面中的一些部分进行描金与箔金处理,这也是传统壁画常见的技法。

    整幅作品的色彩灵感,来自十四世纪意大利湿壁画。作者实地调研安布罗乔?洛伦泽蒂绘制的意大利锡耶纳九人议事厅壁画,大胆将意大利湿壁画色调与中国传统壁画绘制方法相融合。在颜色布局与安排上,根据十二药叉画稿进行精心布置,使整幅作品和谐统一。

作者 |申展桥

《华严经变》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大乘佛教经典中最大一部,经书中《世主妙言品》部分所载有名有姓的佛、神祇、菩萨就达四百多位。《华严经》作为如此重要的佛教经典,历史上留存经变相关壁画却极为鲜见。申古博、刘向红夫妇自2009年起准备以《华严经》为内容进行创作,历经十年终于完成白描线稿。该组作品由两部分组成,描绘各路菩萨、神祇集会聆听佛祖讲法的场面。在绘制过程中,作者为了能够充分理解经文,拜访了许多高僧大德,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华严经变》整体构图层次分明,以佛、大菩萨为中心,向四周展开,浩浩汤汤,从宏观到细微,处处精心。造型上力求汉传壁画的造型语言,运用传统铁线描,疏密有致,局部严谨。白描稿是最终壁画绘制上墙的小样,对人物造型、线条流畅要求很高,本次展出的成稿能够体现作者十年磨一剑严谨的艺术追求。

作者 | 申古博/刘向红

    展览时间:2019年7月21日至8月26日

    展览地点:杭州西湖博物馆(南山路89号)地上一层展厅

    服务台咨询电话:0571-87882279

 



主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ICP备2023025396号-1
技术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证编号: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497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