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研学活动,你还不来打卡体验吗? |
|
|
|
![]() 6月28日下午,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研学路线设计案例竞赛中,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新上线的“青少年陶瓷文化AR研学”案例斩获二等奖。 本次竞赛是由杭州市科协主办,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和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共同承办,组委会收到了来自杭州地区的13家科普教育基地选送的16个青少年研学案例。比赛现场亮点纷呈,角逐激烈,每家科普教育基地都展现了各自风采。官博的研学活动运用时下流行的AR新媒体技术,让人耳目一新,给现场评委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是国内首座依托古窑址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由于遗址年代久远,陈列的专业性强,文物的观赏性不足,窑址的“高冷”拉开了窑址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而传统的“参观+讲解”教育模式,很难让青少年理解窑址背后的文化内涵。如何拉近古窑址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让古窑址焕发青春,一直是官博人努力的方向。当古窑址遇见AR新媒体,会是一场怎样奇妙的陶瓷文化之旅? 这场陶瓷文化之旅运用了时下前沿的AR空间识别技术,串联了博物馆三大基本陈列,重点突出了官博两大核心教育资源“遗址和陶艺体验中心”,通过7大研学板块,将“看、学、找、答、玩”融为一体,并针对青少年年龄特点,增加了更多的互动性、趣味性、体验性与科技感,寓教于乐。研学活动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陶瓷文化知识、探究传统制瓷工艺的奥秘,从而达到传播陶瓷文化的目的。 青少年陶瓷文化AR研学自2019年4月份上线以来,已经接待了外国友人、杭州市中小学校、亲子家庭、博物馆游客、媒体记者等近万人,社会反响热烈,并受到了浙江省、杭州市各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 ,其中《浙江日报》、《青年时报》、《钱江晚报》进行了专版报道,“杭州发布”、“杭州市第二课堂”、“浙江24小时”等网络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以及网络广泛转载。活动在有效保护遗址原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了遗址博物馆的教育与展示功能,让古窑址更年轻、更时尚,成为了青少年喜爱的“明星打卡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