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粮道山路重新与大家见面啦 |
|
|
|
粮道山路整修前 粮道山路整修后 粮道山路铜板挂图 粮道山路历代名家“学”字和登山温馨提示标语 6月25日,小编在粮道山路上走走停停,经整修后的粮道山路宽敞整洁,沿途的铜板壁画、地刻更是引人注目。 常去吴山的朋友,肯定对粮道山路不会陌生。作为吴山城隍阁景区的主要上山道路,粮道山路也是景区的车行道。 自2000年吴山景区建成开放以来,粮道山路从未进行大修,这些年来,都只是靠零星的维修来维持路况。由于上山车辆多,路面损坏大,久而久之,它就成了吴山人的心病。 有心病,就得医!为提升市民游客的旅游体验,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去年,吴山景区管理处通过多次金点子征集活动,集思广益,决心进一步破解游客“上山难”问题。在名胜区管委会的支持下,通过几个月的提升改造,粮道山道路整修工程主体施工终于于本月基本完成,焕然一新的粮道山路重新与大家相见。 破解粮道山路路面问题 让“水老鼠”无处藏身 就如同机器用久失灵一样,作为吴山景区最重要的“关节”,粮道山路在常年巨大的行车压力下,逐渐开始老化。其中与过往车辆、行人关系最大的,就是石板破损松动现象严重。每到下雨天,粮道山路就会发生“水老鼠”泛滥严重的现象,路面凹凸不平,严重影响了市民游客的出行。为此,重新进行粮道山路石板铺设,成为了此次整治工程的重中之重。 粮道山是连接杭州城区和景区的主要通道,施工必然影响市民游客及辖区商家的出行。如何将影响最小化,也是施工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开工前,吴山景区管理处与粮道山路沿线单位,提前进行协调沟通,在制定出一系列保障通行的解决方案后才正式开展施工。 一个难点解决,另一个又接踵而至。在施工人员打开粮道山路铺装面层石板时,发现部分铺装基层没有混凝土层,垫层质量差,这让施工难度远远超乎预期。为此,施工队伍马上紧急调整了方案,对基层较差部分进行了重新浇筑,有部分区域还增加了钢筋铺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路面整治工程还将原来85%的旧石板也利用了起来,它们大部分都通过人工开挖的形式,被重新加工铺设,大大降低了成本。粮道山路口处道路宽度较窄,半幅施工时车辆通行困难,所以在施工时期间,全路段均有吴山景区管理处保安人员现场值守,确保交通安全。 据统计,此次路面施工工程,共铺设路面约3000平方米、更换窨井13座、增改人行道约500米、更换侧石约700米、增加花岗岩地雕68块、增加铜版挂图5块、改换排水沟盖板约400米、增设隔油池2个。整修后的粮道山路宽敞整洁,道路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清晰标识、人车分离、增加夜景灯光 全面提升上山路安全性与趣味性 说道吴山城隍阁,杭州人往往就会将它与河坊街联系在一起。但一直以来,由于城隍阁景区在入口处未设有明显标识牌,许多外地游客即便到了河坊街,也不了解城隍阁景区就在附近,往往经过吴山脚下,就很难找到景区入口。 为此,此次提升改造工程特别在粮道山路口设置了一处发光字标识牌,当夜幕降临,醒目的标识牌就将作为此处市民游客快速有效的指引,极大提升了城隍阁景区的亲和力与知名度。 作为夜晚的地标性建筑物,许多人都会选择夜间爬吴山登城隍阁,欣赏城市的夜景。为了使夜间上山的道路不再枯燥,此次粮道山路沿途路灯还增加了夜间立体灯光,让大家可以在光影趣味下一路上山,既好玩,又起到了指引的作用。 在今年5月的施工中,吴山景区管理处还将城隍阁停车场出口30米挡墙后移,这一举措在拓宽了道路交汇宽度的同时,也解决了停车场出口交汇道路狭窄、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使得停车场处人车分离,大大提高了游客登山的安全性。 植入“求学”文化内涵 提升“吴山清风”廉政文化教育专线 作为景区与游客的纽带,粮道山路长而平淡,路陡难登,更是挡住了很多人上山的步伐。酒香也怕巷子深,游客“上山难”成为制约城隍阁景区发展的一道藩篱。 为了让更多人愿意走进吴山,了解吴山,此次粮道山路整修主体工程除了翻新原有道路外,路面还增加了68块花岗岩地雕和5块铜版挂图,通过这些登山温馨提示标语、古代科举考试、历代名家“学”字和治学警句,沿途石壁上的科举历史知识和城隍祈梦浮雕,游客可以在登山路上,了解“求学文化”,学习更多传统文化知识。“登高如求学、求学似登高”。登高与求学,都要付出努力才能成功。爬粮道山,看着沿路的挂图、刻字与历史故事,相信你也能有一些新的人生感悟。 配合粮道山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历时60天的“吴山清风”廉政文化教育专线提升工程也与本月上旬正式完工。自2013年“吴山清风”廉政文化教育专线正式推出以来,已接待来自省内外的两万余名党员,收获了众多好评,并于2018年12月被确定为杭州市委党校“红绿蓝”三色现场教学基地,成为杭州市重要的廉政文化教育点。 为使“吴山清风”廉政文化教育专线内容更加丰富,吴山景区管理处继续深挖了吴山历史文化遗存,在原有的“三杰一说”基础上,扩充“吴山名人团”,打造“名人大观”,涵盖苏轼、陆游、欧阳修、汪华、阮元、赵孟頫、龚自珍等14位名人。 在陈设提升上,仪门部分有了大改变。原来的仪门主要承担宣教厅的任务,平时不对公众开放。这次改造,将常年关闭的仪门打开,成为周新纪念室,采用场景复原的手法展现“冷面寒铁”的周新审理案件的情景,参观者可以穿上古代官服,做一次明察秋毫的监察御史,沉浸式体验与了解周新的历史。 经过提升改造后的城隍阁景区游线目前已改为更为顺畅的“顺时针”游览路线,市民游客入园,经过名人大观——净心池——九野澄平亭——仪门(周新纪念室)——周新祠(城隍庙)——城隍阁——林下集市——出口,可以不走回头路,按顺序游览到景区内的所有景点。进入仪门前设立的“净心池”,参观者就可以洗手净心。走到仪门口,大家可以在“正衣冠”铜镜,对镜整理仪表以自省。 此次提升工程还得到了西泠印社的大力支持,多名西泠名家,都题写吴山诗文,镌刻吴山相关印石,将他们的墨宝留在了城隍阁景区内,为吴山景区增添了一份文化内涵。 2019年,名胜区吴山景区管理处将进一步加快实施粮道山“求知大道”的打造,努力构建“通求学路、访城隍阁”品牌,全力打造吴山“红色”现场教学基地品牌,继续擦亮浙江省、杭州市廉政教育的这张“金名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