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展在工美馆开幕 |
|
|
|
3月29日晚上,“美美与共纸业”暨“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杭州站·美美与共”展开幕式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举行。 开幕式在中国畲族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带来的畲族歌舞表演中拉开序幕。嘹亮的歌声和颇具民族特色的舞蹈一下子把现场观众带到了我国南部,也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到畲族姑娘、小伙的能歌善舞。 为对畲族歌舞的回应,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献上了我国古老的剧种——昆曲中的经典剧目《牡丹亭 游园》。 随后,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汪梅、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Philipp Demgenski、重庆渝派花丝镶嵌、点翠非遗传承人左书侨、杭州市工艺美术师,杭绣非遗传承人王梅、中国民族博物馆助理研究员罗攀分别从传统文化研究者、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及作为博物馆人的传播者角度进行了以“传统文化、非遗手工艺在现代的传播与发展”为主题的分享会。 压轴表演来自于博物馆的深度共建单位——文澜幼儿园。可爱的小朋友们带来了《少数民族大联欢》,这个节目是文澜幼儿园大一班小朋友《少数民族探秘之旅》项目活动小组的成果之一。 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民族组成项目活动小组,他们共同收集资料,和同伴分享自己所研究的民族服饰、习俗、居住地、食物等特点。项目活动小组的学习中,孩子们用积木搭建了布达拉宫、朱楼。用超轻粘土制作了维吾尔族美食展、还设计制作了民族服饰。通过这样自发的研究和探索,孩子们知道了祖国妈妈有56个民族,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最后,由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杨新平、杭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卓军、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邓兴顺、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副馆长郁镇宇、南宁博物馆馆长张晓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陈健鹰与小朋友们一起,上台剪彩并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于3月30日至6月16日在工美馆二楼临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是中民博的品牌巡展,通过传统民族服饰来审视传统在当下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作为“杭州站”特色,博物馆别选取了具有江浙特色的工艺材料与服装饰品60余件融入展览,展品总数达300余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