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白衣仙子”——白鹭 |
|
|
|
翩翩佳公子 水中漫步 雨中仙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初春的西湖,阴雨连绵,2月20日,几道白色的靓影在绿荫里穿梭,它们时而空中飞翔,时而屹立枝头,时而水中捕食,它们就是素有“白衣仙子”之称的白鹭,俗称鹭鸶。 白鹭有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三种。根据观察,早些年有白鹭经常飞临西湖但未发现有定居种群,直到两年前小白鹭才开始定居西湖。近几年来西湖栖息的小白鹭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在各个湖区均能见到它们漂亮的身影。中白鹭偶尔也会来西湖做客,但是直至目前尚未有大白鹭的观察记录,也许随着西湖生态的进一步提升,大白鹭亦会慕名而来。 茅家埠小岛是西湖的风水宝地,它位于西湖杨公堤以西的“茅乡水情”水域。该水域小岛生态环境好,干扰少,是鸟类最为集中的地方,很多鸟儿争相在此筑巢安家,岛上的鸟儿越来越多,鸟巢密密麻麻。岛上除了小白鹭外还有其他一些水鸟和林鸟,如夜鹭、黑水鸡、绿头鸭、斑嘴鸭、乌鸫、珠颈斑鸠、麻雀等,能观察到有八十多种鸟类。夜鹭是岛上数量最多的水鸟,小白鹭数量也不少,可以说这里是鸟儿的乐园,水鸟的天堂。 科普链接:小白鹭是中型涉禽,属鹳形目鹭科,学名:Egretta garzetta。体长52-68厘米。体形纤瘦,全身白色。夏羽枕部有两根细长饰羽,前颈和背着生蓑羽。冬季饰羽及蓑羽脱落。眼黄色,嘴黑色,下嘴基部带苍白色,面部裸皮灰色,颈部白色甚长,脚、腿黑色较长,趾黄绿色。栖息于平原、丘陵和低海拔之湖泊、沼泽地带与滩涂地。以各种小鱼、虾、鞘翅目及鳞翅目幼虫、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白天觅食,晚上休息。繁殖期为3-7月,通常筑巢于各种高大的树上,成群在一起营群巢,也常与夜鹭、池鹭、牛背鹭和苍鹭等其他鹭类一起成混合群营巢。每窝产卵3-6枚。雌雄亲鸟轮流孵卵,以雌鸟孵卵时间较长,孵化期25天。雏鸟晚成性,出生时没有羽毛,不能调节自己的体温,因此雌雄亲鸟轮流抱窝,为雏鸟保温或遮荫,共同育雏。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北可达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偶见于甘肃兰州、山东威海和北京等地。长江以北繁殖的种群多为夏候鸟,秋季迁到长江以南越冬,春季3月中下旬迁到北部繁殖地。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不迁徙,为留鸟。 小白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0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附录Ⅲ物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