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使者——普通秋沙鸭 |
|
|
|
![]() 普通秋沙鸭来西湖过冬 柳浪闻莺附近湖面普通秋沙鸭 “秋沙鸭终于来啦”。2019年12月17日早上浙江野鸟会成员东斯惊喜地发现了2只雌性普通秋沙鸭出现在西湖柳浪闻莺附近的湖面上。它们正在西湖里嬉戏、捕鱼,普通秋沙鸭胆子小,性警觉,人很难靠近。普通秋沙鸭也是每年来西湖越冬的铁杆候鸟,一般在比较冷的12月份左右才来到西湖,在西湖越冬的候鸟中比较晚的,素有“冬天使者”之称,秋沙鸭的到来预示着杭州开始进入了严冬季节。 科普链接:普通秋沙鸭(学名:Mergus merganser),属雁形目鸭科。是秋沙鸭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长54-68厘米,体重最大可达2kg。雌雄鸟特征明显,容易鉴别,雄鸟头和上颈黑褐色而具绿色金属光泽,枕部有短的黑褐色冠羽,使头颈显得较为粗大。下颈、胸以及整个下体和体侧白色,背黑色,翅上有大型白斑,腰和尾灰色。而雌鸟头和上颈棕褐色,上体灰色,下体白色,冠羽短,棕褐色,喉白色,具白色翼镜。虹膜暗褐色或褐色,嘴暗红色,跗蹠红色。 普通秋沙鸭栖息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河口等淡水水域,偶尔到海湾、河口及沿海潮间地带。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森林和森林附近的江河、湖泊和河口地区,也栖息于开阔的高原地区水域。食物主要为小鱼,也大量捕食软体动物、甲壳类、石蚕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通过潜水觅食。觅食活动在白天。游泳时颈伸得很直,有时也将头浸入水中频频潜水,每次能在水中潜泳25-35秒。性警觉,人难于靠近。休息时多游荡在岸边或栖息于水边沙滩上。飞行快而直,两翅扇动较快,常发出清晰的振动翅膀声。起飞时显得很笨拙,需要两翅在水面急速拍打和在水面助跑一阵才能飞起。叫声相当安静。雄鸟求偶时发出假嗓的uig-a叫声,雌鸟有几种粗哑叫声。 一般在9月底10月初离开繁殖地,10月底到11月初到达最北边的越冬地,11月中下旬到12月份才到达南方越冬地。并于次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开始从越冬地迁飞,4月初至4月中旬到达繁殖地。繁殖期5-7月,营巢于紧靠水边的老龄树上天然树洞中,也在岸边岩石缝隙、地穴、灌丛与草丛中营巢。每窝产卵8-13枚,孵化期32-35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全身即长满了绒羽,出壳后的第二至第三天即从巢洞中出来到水中,即能游泳和潜水。 普通秋沙鸭在我国分布较广,在东北、新疆、青海以及西藏等地繁殖。在黄河以南大部地区越冬,偶尔到台湾。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