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网红”巡逻队坚守岗位庆两周年 |
|
|
|
“杭州的城管不仅人美,而且太贴心了,此行让我们全家切身感受到了杭州的温暖,为女子巡逻队点赞,为西湖景区点赞!”在游人如织的白堤,来自成都的游客张一驰看到受伤的女儿在巡逻队员的照料下逐渐止住眼泪,不住地称赞。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执法局女子巡逻队(以下简称“西湖女子巡逻队”)于2016年4月30日正式亮相。刚亮相时,该队因“高颜值、高海拔、高素质”圈粉无数,迅速蹿升为“网红”。至今恰逢两周年。 光阴如梭,两年可以发生诸多改变,也可以见证无数不变。这支在媒体“聚光灯”下成长的队伍,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间,探寻着西湖景区精细化管理之路,也书写着城管人对新时代城市管理事业的个性解答。 回顾西湖女子巡逻队的历程,诸多被诠释为“坚持”、“坚守”的“不变”。 2016年,当二十余名身着深蓝色制服、戴着黑色墨镜、保持精致妆容的女性城管形象亮相G20杭州峰会的“国际舞台”,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柔性执法理念服务保障中外来宾时,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杭州西湖景区城管人自我革新的决心和勇气,历来走在改革前沿的浙江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探路者”。 峰会结束后,她们继续服务于西湖景区,以城管协管员的方式,负责维护西湖景区秩序、劝导不文明行为、为游客服务、处置突发事件,成为西子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杭州城市管理的“金名片”。 迄今为止,所有队员的巡逻路程相加,总计近8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同样在这两年里,她们在巡逻过程中共计劝导不文明行为14100余次,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18500余次,提供医疗服务1600余次。此外,救助落水、轻生游客,将重伤游客送医,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18起。 2018年,西湖女子巡逻队的脚步仍在不断前进,但那份变革的勇气依然如故,队员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对初心的坚持不曾改变。 “不变”,还彰显于另一种深刻诠释。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生活而去。但是,耐得住寂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却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被赋予更多的时代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看似规矩多且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走路”,西湖女子巡逻队一坚持就是两年。但她们收获的是根据市民游客需求日渐完善的“百宝箱”、精心绘制具有杭州特色的旅游地图以及越来越多人对杭州的喜爱。 “面对曾经网上‘花瓶’的质疑,我们唯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路,做好本职工作、做出成绩、不断学习,在迷茫时坚持自己的初心,才能给更多人带去善意和温暖。”当问及成立两周年有什么庆祝活动时,这些平均年龄25周岁的女孩子们笑着说,以最好的状态完成“五一”保障工作,然后睡个饱觉。 两年里,西湖女子巡逻队也有诸多“发展之变”、“影响之变”,让她们的心灵不断成长。 “变”,体现于谋求合作,传承“红色精神”画最大同心圆。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她们队伍的正规化以及管理的严格化令我们印象深刻。” 浙江嘉兴南湖综合行政执法局女子巡逻队队员周桥、丁燕与西湖女子巡逻队“朝夕相处”十天后感慨道。 杭州西湖与嘉兴南湖,因“湖”相连,一个是积淀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国际化景区”的开放包容,一个承载着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红船精神”的璀璨光辉。两湖女子巡逻队党支部之间互派挂职队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已成为队伍发展“新常态”。 “景区作为一座城市的‘会客厅’,每位城管人都是党组织服务基层、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冯刚介绍,通过类似的经验交流,如今全国已有20余家“同仁”单位成功组建自己的女子巡逻队,转变简单粗暴的执法理念,践行柔性执法。 冯刚直言,西湖景区总面积达60平方公里,仅靠一支队伍远远不够。因此,西湖景区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依靠多方力量,杭州公安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景安巡逻队”、交通警察支队交警机动队(TPTU)和西湖女子巡逻队已形成联动机制,用主动服务让西湖景区乃至杭州的自然景致与人文情怀共同绽放光芒。 “变”,体现于逐步发展为杭州“文明现象”的传播平台之一。 西湖女子巡逻队积极担负社会责任,成为杭州市各大小学的“第二课堂”,与部分小学建立了“校政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受邀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和休业式。同时,“大手拉小手”为孩子们讲解西湖文化知识,将五水共治、规范养犬、垃圾分类、文明出游等与杭州城市管理密切相关的主题融入巡逻体验,引导小学生了解城市管理工作、认可城市管理者,实践城市管理相关理念,并将所学传递给家人,起到“以小带大”的作用,活动开展至今辐射人数已超万人,绽放了城管人的时代光彩。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变”与“不变”组成着西湖女子巡逻队的魅力所在,同样也组成着“暖心”杭州、文明杭州篇章中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瞬间。时代机遇之下,未来的她们,也必将会有越来越多动人的故事值得诉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