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讲堂第一讲即将开讲 |
|
|
|
名人讲堂第一讲,我们,说钱。 2018年的名人讲堂第一讲,我们将请来一位博物馆专家,为大家讲一讲钱的那些事情。比如,这一枚南宋“临安府行用”镴牌,是南宋时期铸造的一种特殊货币。 南宋政府面临着北方金、蒙古等民族的军事压力,对铜钱外流的现象十分敏感,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阻止铜钱流失到北方或海外,除了发行铁钱弥补货币不足以外,在宋理宗景定年间,朝廷在经济中心临安城发行了这一枚奇怪的货币,所谓“准伍伯(佰)文省”,指的就是《梦粱录》里说的“七十七陌”,“省”即“省陌”,意思就是说,这枚临安府行用镴牌面值是当五百文用,但实际每一百文只值77文钱。更重要的是,这枚临安府行用镴牌的制作还很“不受欢迎”,在里面掺入了大量的铅,所以镴牌一般分“铅”、“铜”两种类型,区别无非是铅掺得多和少,铅牌是铅占大部分,铜牌里也掺有相当多的铅。用这样的掺铅手法制作的铜牌兑换大量铜钱,本身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事情。 一枚小小的钱币,就能折射出南宋的经济大气象,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宋代的钱,有许多可以一说的地方,比如“交子”、“会子”为代表的纸币的应用,比如体分大小,材质多样的铸币风格,就拿宋钱的影响来说,宋代的铜钱,在一定时期内是东亚的“国际货币”,日本、安南(越南)、朝鲜都曾经行用过宋钱,或者仿照宋钱铸造钱币。 1956年,在杭州火车站附近出土了六件金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发现的南宋黄金货币。金灿灿的宋代货币,又给了我们研究南宋经济一个新的实物材料。 这一期的名人讲堂,我们就将邀请一位在古钱币学中浸润多年的博物馆专家: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浙江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钱币学会专家库专家李小萍老师,从南宋的钱开始谈起,为我们展开一幅南宋临安城的富丽画卷,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就来报名吧! 讲座主题:从南宋金银货币看京城临安繁荣 主讲人:李小萍(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 讲座时间:4月27日(周五)上午9点30分 讲座地点:杭州唐云艺术馆(南山路45号) 讲座报名指南:1、关注杭州名人纪念馆微信公众号,回复:名人讲堂+姓名+联系方式,等待微信小编为您分配讲座预约号,凭预约号提前到场。 2、拨打电话0571-87964597报名,电话报名时间为工作日的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希望大家尽量采取微信报名方式。
|
|